剑客风雨 三剑客

在计算之前,先讲个我最好的战友,老李的故事。
我们一起毕业,一起提干,一起摸爬滚打,和畅谈人生。
十几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纵观彼此,皆是往日芳华褪去,只剩沧桑老气。
今年3月,他就要复员了。听说,是他在多次申请转业无果后,终于决定复员回家、从头再来。
而我所在的单位,据说去年有5名尉官拿到了离开的“船票”,其中2人转业、3人复员。
可见,似乎有越来越多的军官最终选择以“复员”的方式退役,而不那么在乎身份的认定。
军官复员,已不再是新奇的事了。

图片自网络
“你的灵魂在还在军营吗?”
老李问我的这个问题,一时间让我竟有些语塞。
面对“灵魂之问”,应该说大多数军人是问心无愧的,毕竟当时参军入伍也是随了自己的梦想。如果不是因为那一番热爱,又如何坚持长久的艰苦训练和牺牲奉献呢?
但我们也要看到,还有一部分人是底气不足的,甚至会感到脸红。
日常的工作训练,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是否真的做好一心一用、专心致志,有多少人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混日子得过且过”的?
改革大浪淘沙,有一些人出于个人和家庭的困难,选择离开。有的人“魂不守舍”,被单位淘汰。
总之,那些不适应军队任务要求的,或者是主观上十分不愿意继续留队的,其实离开了也不是坏事。
我们的工作标准,应该是鼓励“想干的能干”,既能干得长久,也能干得快乐;既能干出一点成绩,也能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得到有益的提升。
如此,于单位于个人,都是“双赢”,也是正向的循环。

图片自网络
新的军官政策制度施行以来,“前慢后快中间稳”已成为定势。
这是显而易见的。
不得不说,这对年轻干部,是一场意志力的考验,很多人对此渐渐表现出不适应。也有一些尉官开始尝试“佛系”“躺平”,“熬达龄”、“等转业”,出现了动力活力不足的表现。
相信管理层面也开始意识到这些趋势,因此逐步出台“超配”“高配”“尉官严控”等措施,敦促和倒逼年轻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应该摆正心态、调整状态,老老实实地“扎根”“蹲苗”。
如此,才有可能夯实基础,达到未来事业的高峰。
于年轻干部而言,眼下正是爬坡过坎的重要阶段,要恋爱,要发展,要照顾家庭,也要突破事业的瓶颈,的的确确面临的实际困难会多一些。
事实上已经出现的考验也很严峻。很多离开老家,背井离乡、两地分居的军人,所承担的生活压力和家庭困难不能被忽视。
于是,我们看到,相关“交流任职”“异地选调”等政策陆续开始发挥作用,这也让一部分干部看到希望,重新考虑安心本职。
但是话说回来,能够切实享受到相匹配的“红利”政策的,毕竟只是庞大群体中的一小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战友和他们身后家庭的实际困难和痛苦,需要被组织看见,有赖于单位提供有效和快速的解决方法。
不然,实际困境无法突破,也不能怪大家“躁动的心”难以平复。毕竟人是生活在现实之中。一方面,我们要进行教育引导,动员鼓舞;另一方面,也要出实招,解难事,实实在在帮助他们过坎爬坡。

《现役军官退役暂行规定》中明确:
1.军官达到服役最低年限且未达龄的,因职业发展、身心健康等原因,可以申请自愿退役。
2.军官申请自愿退役,申请作复员安置的,除工作特别需要的以外,一般予以批准。
部队有句老话,叫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军官选择复员,通常被认为是在多种退役方式的“下下之策”。但既然有战友最终做出这种选择,相信也是无奈之举。
对于本文主人公老李这类战友,早已不是“工作上特别需要的”。所以,他还是要走。
老李请财务助理帮他算了一下复员费,看看能拿多少?
他说,这是他与部队相恋14年的“分手费”。
财务助理计算如下:
老李,2009年12月入伍,2023年3月复员,待遇级别16级8档,军衔上尉5档,安置地点为中等城市。
计算基数为:待遇级别工资1245元+军衔工资1540元+军龄300元+高山海岛津贴400元=3485元
①复员费:33.75个月100%3485元=117619元;
②安家补助费:11个月100%3485元=38335元;
③奖励工资:5033元;
④退役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本息3879.13元+国家补助本息3879.13元=7758.26元;
⑤住房资金:住房补贴124164.85元+住房公积金(本息合计)99719元=223883.85元;
⑥军人职业年金补助136803.65元;
⑦退役基本养老保险补助246970.70元。
以上各项费用总计776403.46元,其中养老保险需转至地方社保机构,其余经费发给个人共529432.76元。
再加上离队差旅费,老李总计到手53万元。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要问:
“就这些钱?再没别的了?”
是的,没错,就这些。
此外,你还可以申领医药生活补助费、回乡生产补助费,但老李不符合条件。

剑客不久前曾发文《你的退役费,到底领多少!》。复员回中等城市的军士中,服役12年的二级上士,复员经费总额为638097.76元;服役16年的一级上士,复员经费总额为890440.22元。
而老李服役14年,复员经费总额为776403.46元,正介于二者之间。
用老李的话说,“我当过兵、站过岗,提过干、立过功,干过参谋、当过主官,多次带队抢险救援、多次评为先进典型,而我的复员费,还没有自己带过兵的多”。
听来有些尴尬,但事实就是这样。也只能如此。
军官复员的方式,“后路”不再有转业、逐月等保障方式,因为这并不是我们所想要鼓励的退役方式。
但是你如果思虑再三,仍然觉得想走,也能接受复员,那就意味着让自己从更崭新的“零”开始,需要更加努力奋斗。
以及迎接未来一切可能,不管好与不好,顺与不顺,满与不满。
选择复员,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底气。
无论何时,自己过得硬,才是立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无论你身处部队还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