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7 月 7th, 2025

曾毓群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当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工业体系。这一体系不仅推动着我国经济、科技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也成为全球产业体系和工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工业体系在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强力支撑下,正在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工业体系,释放其强大韧性和顽强生命力。

随着科技自立自强和智能制造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式现代化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呼之欲出。如今,全球的经济和工业体系受复杂因素影响正在经历近百年来最大的系统性重构,由此也引发科技产业全球协同体系和产业现状的改变。

以自立自强精神构建企业创新技术高地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同时也明确了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和任务,这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产业竞争奠定重要基础。

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这对中国企业是一次重大的产业跃升机遇。我们需要发挥体制和产业优势,依托核心技术创新、数字技术应用和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机会,力争成为产业和技术的引领者,保证我国产业链安全。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若要突破原有的技术固化藩篱,就需要有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敢于超越的勇气,尤其在面对新技术方向和路线选择时更要审慎而行,谋定而后动;同时,在技术战略上要有长期的战略定力,勇敢迈入技术创新路上的“无人区”。

从技术跟随到技术超越,中国出现了一大批行业领军者。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中国企业要有产业自信。从中国工业体系的发展来看,中国传统产业经过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正从全球工厂向世界动能源方向发展,并为全世界各行业提供动能。传统产业在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融合过程中释放巨大能量,不仅逐步实现智能化运营,而且也让数字化创新成为企业创新的全新方式。

在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核心原创技术创新实践中,经过十多年基于研发体系构建、制造创新、材料、软件、机械、化工等多个领域技术探索,不仅形成了材料及材料体系创新、系统结构创新、极限制造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四大创新体系,而且构建起相互协同的全球五大研发中心,汇聚了一支超过1.6万人的高水平研发队伍,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1.6万多项,以核心技术引领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产业未来。

宁德时代以核心技术引领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产业未来。图为宁德时代数字生产车间。

让技术创新在智能工厂释放“核变”动能

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而言,保持长期的战略定力和投入是基础。在目前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5G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融合发展的浪潮中,企业核心技术创新有了更多方式,也有了从学科研究、基础研发到产业化的实现路径。在宁德时代创新发展过程中,依托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实现了技术创新跳跃式发展。

从传统制造业的经验来看,动力电池的生产属于离散型制造,具有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流程冗长、标准化程度低、质量检测低效等无法适应大规模生产的缺陷。同时,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等政策影响下,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量激增。当时,宁德时代成为宝马集团大中华区的唯一动力电池供应商。从2013年开始,宇通客车、吉利、长安、东风等汽车企业相继选择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的供应商。当落后的生产工艺、流程与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形成巨大矛盾,核心技术优势如何在产业变革中充分释放能量,成为宁德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4年,宁德时代开始对生产流程及供应链管理等进行数字化改造,以积极谋求从传统制造向精细化制造转变。在这一阶段,通过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SRM)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的全面推广,打通了从上游供应链、生产资源计划到客户管理的数据流,实现了核心业务层、支持层和职能管理层的管理数据汇聚及系统集成,从而为精细化管理铺平道路。

精细化管理的运营优势让宁德时代在产能和效率方面得到很好的平衡。在此基础上,2015年,宁德时代开启智能制造“序曲”,即自动化生产。在整个数字化转型的架构上,以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为核心,依托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全流程可控,通过过程管控、环境监控、能源管理等方面的全时、全量数据汇聚,形成与管理数据和生产数据的融合,初步实现自动化生产,保障了生产过程安全可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2017年,经过对管理数据和生产数据全时、全量的积累,宁德时代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数字化转型进入智能化升级阶段。通过与专业机构、企业合作,宁德时代信息技术团队开始进行数据资源挖掘和应用,电池制造也由此进入智能制造阶段。在数字化生产系统中,实现生产制造各环节的智能化管理、质量检测中的智能检测、销售环节的营销预测,并开始用数据和算法与MES、PLM平台深度融合,实现生产数据、管理数据的分析和决策,让智能制造成为现实,并实现柔性制造。从实际效果看,通过智能化升级,宁德时代的生产环节缩短了百分之五十,产品缺陷率由百万分之一提升至十亿分之一级别,并成为全球电池行业唯一的“灯塔工厂”。

宁德时代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实现了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化运营,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运营的科学性和效率,也为创新提供了数据基础。随着新能源汽车对电池能量密度、充电速度、耐温性、寿命及安全性等要求越来越高,以人工经验为指导、实验试错的研发方式已无法满足业界前沿研发需求。在锂电池材料中仅电解液的组合就达百万种,在传统制造体系中,若要完成材料的筛选不仅需要技术和经验超群的人进行实验,而且需要很漫长的时间。但在实现智能制造后,宁德时代借助数据模型进行材料筛选,比如,从几百万种材料组合中筛选出几种,所用的时间缩短为几个月。

数字化让宁德时代的技术创新真正进入“快车道”。从宁德时代的数字化经验来看,当技术创新与智能制造相遇,就会让技术创新释放出“核聚变”的当量。

把自主创新技术的“一枝独秀”变成产业的“万家灯火”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宁德时代不仅实现了智能化运营和数字创新,让核心技术得到最大价值应用,而且企业价值更是得到全球广泛认同。然而,如果让中国的一个产业成为全球引领者,仅有一家企业“风光无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从理论研究、材料、技术应用、设计、生产制造及产品应用等全产业链实现技术超越,才能构建起该行业在全球的引领地位。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数字化水平仍然存在不平衡问题。宁德时代在实现自身智能制造的过程中,也在积极助力供应链上的企业形成基本的数字能力。通过参与供应链企业的生产流程、工艺、设备数字化来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在协同创新方面,通过平台数据互通,双方实现从数据源头进行监测,利用智能传感、智能仪器等监测手段获取制造过程中的参数,再通过宁德时代数据模型判断供应商的生产流程是否稳定、能否达到质量标准,并对供应商提供优化方案。这种个案化产业赋能也为宁德时代带动产业协同积累了宝贵经验。但要实现产业整体数字化转型,需要更加理论化、体系化的技术系统进行支撑。宁德时代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在动力电池行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为了让更多企业从中受益,宁德时代通过对自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进行系统化、理论化总结,形成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模型,并通过成立和参股软件科技公司以及制造平台企业,致力于工业大数据和智能化在行业中的应用,让宁德时代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和智能制造实践成为行业创新“利器”,为动力电池产业科技创新点亮“万家灯火”。

来源:《中国网信》2023年第3期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