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是王家的女儿,在“护官符”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是并列的,可即便是并列在“护官符”中,也有地位的高低。
贾家为何能列为榜首,原因很简单,贾家的政治地位更加高一点,史家与贾家不相上下,要不然两家也不会联姻,王家也一样,能与贾家联姻,是因为两家都有政治需求,可这里有一个特殊的存在,那就是薛姨妈,她与王夫人是一母所生,她又为何就嫁于了商贾之家呢?
商人在封建社会的地位并不高,王家为何要与薛家联姻呢?
从明朝开始,手工业逐渐发达,商业活动也频繁起来,正因为如此,才带来了奢侈的享受,贾府那些软烟罗、雀金裘等等物品均是富贵人家才消费得起的。
商人在明清时期的地位再也不是以前的样子了,有钱也成为了王道,所以没落的王家不仅仅会考虑钟鸣鼎食之家的贾家,也会考虑“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

王家与薛家结合,才达到了权钱结合的最大获益。
王夫人嫁给了有政治前途的贾政,薛姨妈嫁给了有钱的薛家,这样的联姻对王家来说,完全是无可挑剔的结合。
可惜薛家顶梁柱的寿命不长,且后继无人,薛姨妈一下就陷入了困境,儿子薛蟠一味的斗鸡走马,连家业都无法支撑,薛姨妈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薛宝钗身上,希望能依靠女儿实现家族逆袭。
在“四大家族”中,无论是贾家、史家还是王家,都是以政治立足,只有薛家是另类的存在,没有贵族背景,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钱了。
贾家从宁国公与荣国公之后,就成为了钟鼎勋贵之家,这是创一代,从贾府仆人焦大的口中表述出一个事实,贾家的太祖曾经随着皇帝驰骋疆场,所以贾家应该是与皇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之后宁国府的贾珍世袭了三品威烈将军,其子贾蓉为五品龙禁尉,荣国府贾赦世袭一等将军,其子贾琏现捐同知之职,贾政任工部员外郎,其女贾元春被封为贤德贵妃,贾家从根上起就走的是仕途。
史家是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为文臣名宦之家,保龄侯史鼐世袭侯爵,任外省大员,其弟史鼎加封忠靖侯。
王家是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为军官将领之家,王熙凤之父世袭县伯爵位,王子腾初任京营节度使,升迁为九省统制和九省都检点。

薛家是紫薇舍人薛公之后,为书香继世、豪门巨富之家,于户部挂名,领内府帑银,薛宝钗之父任皇商总商,兼任户部职名,其子薛蟠世袭皇商家业与户部官职,薛宝琴之父是皇室任命,为皇宫搜罗海外奇珍异宝的皇商。
从这“四大家族”的发家史不难看出,薛家是最弱的,一直没有什么升迁,甚至到薛蟠那代已经没有多大的权力了。
而贾家虽然没有前辈的辉煌,可是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不济的贾家也不是一般人高攀得起的。
在古代寒门子弟要逆袭,科举考试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可是像贾家这样的子弟,就完全可以凭借祖辈的荫庇得到寒门得不到的东西。
但是即便是可以袭爵,也会有很多限制,清代的爵位承袭制度按照每一代爵位渐降的原则传承,所以贾家的子孙也要参加科举考试,这完全可以解释出贾政为何希望贾宝玉读书了。
明代的袭爵制度是一代传一代,永不废止,所以比起明代,清代的爵位制度更加合理一些。
贾家为何要把贾元春送进宫去,其实就是要保持家族的兴盛。
王家就没有贾家幸运了,没有女儿在宫里做皇妃啊,如果爵位一代代的降低,再没有一个能支撑家业的子孙,这个家族就会彻底没落。
王家肯定不愿意就这样收场,于是在与贾家联姻后,他们又与薛家做了亲戚,原因很简单,拿钱开道,保护王家的后代子孙不至于没落到参加科举考试,才可以继续延续辉煌。
再严丝合缝的制度都会有漏洞,比如贾雨村要重新出山也得用银子开路,薛蟠的人命官司也是用钱摆平的,人们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钱的力量确实不容小觑。

王家的战略布局非常合理,嫡女嫁给荣国府,次女嫁给薛家,再把王熙凤嫁到宁国府,这样王子腾、王子胜的路就好走了许多。
薛姨妈下嫁也确实换来了很多好处,王家是宦官之家,捞钱也不能明目张胆,可是有薛家做挡箭牌,捞钱也变得名正言顺了,也难怪王熙凤有底气对贾琏说,“把我们王家的地缝子扫扫,就够你们过一辈子了。”
王家嫁一个女儿到薛家,换来了无尽的财富不算,也换来了仕途的顺遂,何乐而不为呢?
在“士农工商”观念根深蒂固的封建社会,薛家为何不做官,要去经商呢?难道他们不知道商人的地位不高吗?

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商人确实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有钱却没有地位,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为了改变商人的地位,甚至捐掉家产也要帮助李渊起事。
到了明朝时,手工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商人也被社会所接受,地位也有所改变,改变也不代表可以与士大夫阶级相提并论,只能说不再有从前那些偏见了,同时钱也可以卖到很多东西,比如赖嬷嬷的孙子赖尚荣就可以用钱捐一个官做。
贾琏与王熙凤还有奶妈赵嬷嬷在家中聚会时,提起接驾的事情,赵嬷嬷说银子花得如同流水一般,并且提到了当年甄家数次接驾的情景。
王熙凤在此时也想起了曾经的往事,便说:“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那时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

从王熙凤的表述中可以管中窥豹,王家曾经管过各国进贡朝贺的事情,洋货在他们眼里司空见惯,这也就是为什么贾蓉要找凤姐借玻璃炕屏的原因了。
薛家是皇商,王家手里有洋货,如果两家联手赚钱,那将是多么愉快的事情,王家的如意算盘确实打得挺响,可是他们算到了前一步,没有算到后一步,薛家的掌权人会早早的驾鹤西去。
无论是王夫人,还是薛姨妈,她们的婚姻都是无法自己选择的,本来以为贾家可以成为最终的“王炸”,可是没有想到他们会气数渐消,无法挽回,而薛姨妈呢?终究也没有依靠薛家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到最后还不得不牺牲女儿薛宝钗的未来。
封建时代的女性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浮浮沉沉都是为了家族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