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 7 月 19th, 2025

非遗故事

黄嘉善传说黄嘉善(1549~ 1624),字惟尚,号梓山。明万历四年(1576)举人,万历五年进士。历任河南叶县知县、南直隶苏州府同知、山西平阳府府丞、大同府知府、陕西布政使司参政、山西按察使司按察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兵部尚书等职。官至一品,是黄氏登仕途之佼佼者,为保卫祖国的边陲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黄嘉善“生而聪敏、端庄伟然”,渐大学习勤奋,“读书过目能诵,为文雅畅”,成绩优秀。登仕途后,文武兼备,治政具有文官的儒雅,造福一方;治军具有武职威略,克敌制胜。黄嘉善黄嘉善的传说包括“刻苦攻读”、“同窗好友”、“命城隍下辽阳”、“马山狐狸(一)”、“马山狐狸(二)”、“救养孤儿”、“初任叶县”、“为蓝田诗集求序”、“始修族谱”、“崂山与憨山”、“儿女结亲”、“如砥讲情”、“宁夏题壁”、“祈雨免灾”、“三边大捷”、“戍边致病”、“三朝元老两受顾命”、“石马吃草”等18个故事。即墨古城现四世一品坊黄嘉善是即墨黄氏代表人物,在即墨乃至全国历史上很有名望和影响。旧时在即墨城里圣庙内有乡贤祠,里面祭祠着柱国少保、兵部尚书、赠太保黄嘉善,原即墨古城有他的碑坊四座,《明史》、《中国历史大辞典》、《即墨县志》、《即墨市志》上都有他的传记。四世一品坊黄嘉善的传说形成于明末,以口头流传的形式,经过数百年传承在民间延续、发展、完整,形成口头文学。到清末,他的族人黄守平收集先世的传闻汇编成《黄氏家乘》二十卷,再后黄肇颚编辑《崂山续志》十卷,其中包括黄嘉善的事迹和传说。在《即墨民间故事集》、《马山志》、《马山狐狸》等书中都收有黄嘉善的传说。黄嘉善传说内容健康积极,故事联想丰富、情节跌宕,语言大众化、口语化,流传广泛,经久不衰。马山狐狸(一)古时候,即墨有个黄嘉善,他小时候念书时,有一回上自学课,他闲着没事就造作,看校对面有个城隍庙,随手写了张纸条:“城隍城隍,命你下辽阳。已时去,午时归。”趁先生专心批改文章时,悄悄溜了出去,又悄悄溜了回来。这时候,批文章的老先生不知为什么迷迷糊糊老打瞌睡,忽听有人跟他说话:“先生请您讲个情,黄大人命我下辽阳,已时去,午时归,我办不到,求您说说吧!”老先生醒了,想着刚才的话不知这个黄大人是谁,便向课堂上的学生吆喝:“先停下,听着谁又造作了?老实说说,要不就要挨板子了!”其实老先生心里也没底,不过为了城隍的话咋呼一通,又批改起文章来,过了一会,黄嘉善溜出去把原来的纸条拿掉换上一张纸条:“城隍城隍,免你下辽阳。”老先生再也没打瞌睡,后来,人们说这个黄大人就是黄嘉善,是天帝早已封好了的官,要不他写张纸条城隍都得听?(二)黄嘉善本来是个文官,在皇上手中很吃香。几个奸臣气不过,就使坏心眼儿。奏本皇上下圣旨,让他挂印去打仗,这一下真使黄嘉善害了愁,急得他在元帅帐里乱转。晚上一个白胡子老头跟他说:“黄大人,别着急,老夫帮你。”果然,黄嘉善带兵每次都打胜仗。原来这白胡子老头是从即墨马山来的狐仙变的,在黄嘉善还没当官以前曾经救过他。于是在黄嘉善需救急时,他前去报恩。打完胜仗回来,黄嘉善奏本皇上为白胡子老头讨封。在皇上身边有个天师他一眼就认出白胡子老头不是人而是一只狐,就告诉了皇上,皇上的金口玉牙是不能随便封的,念他有功,就给他挂了个彩用朱笔在他的额头中间点一红点,讨封以后的狐仙回到马山,世世代代额头上都带有红点。据说这个红点别山上的狐仙都没有,只有即墨马山上的狐仙才有。

来源:即墨文旅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