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亚马逊真是太难做了!
跨境电商市场不景气,加之在通胀高企及成本危机的大环境下,消费需求也大幅缩减,企业生存举步维艰。即使曾经是亚马逊大卖,也难以躲过被迫倒闭的命运。
1、亚马逊大卖Fully停止运营近日,美国家居巨头 MillerKnoll 公布了第三季度业绩:公司实现合并净销售额达9.84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4%。
据此,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MillerKnoll宣布将于4月底停止旗下家居品牌 Fully 的运营。据MillerKnoll透露,关闭 Fully 品牌预计将令其产生3720万美元成本。
其实,在4月初MillerKnoll也曾透露将关闭一个家具制造厂,并于5月23日至6月5日开始进行对162名员工的裁员行动,以帮助公司更好地整合资源。
目前,Fully的网站正在以最低的半价折扣抛售库存,其在亚马逊上的部分热卖商品也已经显示没有库存。
据了解,Fully创立于2006年,最初名称是ErgoDepot,2016年更名为Fully。经历多次收购风波后,Fully于2021年4月成为母公司 MillerKnoll 旗下的独立电商品牌。
Fully主营产品为人体工学类办公家具,不仅颇受美国消费者的欢迎,而且在亚马逊上有多个爆品,频登亚马逊BS榜单。如今却停止运营,难免令人唏嘘!停止运营的最致命的冲击是消费需求疲软!
2、亚马逊大卖Pharmapacks裁员清算今年1月初,据CNBC报道,亚马逊美国站大卖家Pharmapacks的母公司Packable发电子邮件通知员工,公司将裁员138人,约占员工总数的20%,剩余的372名员工预计将在完成清算程序后依法解雇。
通知中表示,Packable曾努力寻求内部和外部融资方案,但最终没有成功,鉴于公司没有可行的融资选择,在维持运营现金流方面面临困难,因此被迫停止运营,清算所有剩余的抵押品,关闭业务。
据了解,Pharmapacks创办于2010年,当时是纽约布朗克斯区的一家实体药店,随后进攻线上电商市场,发展成知名个人健康护理用品及美容产品电商。其主营产品在亚马逊美国站卖家排行榜上长期霸榜。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Pharmapacks是亚马逊美国站排名第一的第三方卖家。目前,在亚马逊美国站的顶级卖家中排名第五。
3、欧洲家具电商Vivre申请破产2023年3月6日,罗马尼亚家居装饰及家具电商Vivre Deco宣布因财务困难申请破产。
Vivre曾经是中欧和东欧市场上最大的家具电商之一,公司成立于2012年,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家具、灯具、饰品、家居用品等产品。
虽然2020年疫情期间业绩暴增,但自2021年开始走下坡路,2022 年上半年亏损严重,Vivre Deco的净亏损已经从同期的1703万列伊亏损扩大至1864万列伊(1列伊接近1.5人民币)。
2022年11月7日,Vivre曾提交了初步重组及债务支付计划,但与债务方谈判后修改了重组计划。由于背负巨额债务,财务状况未能得到改善,Vivre宣布破产。
受全球需求疲软的冲击,倒下的远远不止以上提到的3个,自2022年起,多家知名家居零售商接连申请破产重组↓↓↓
●2022年11月,美国家居巨头、亚马逊家居大牌LaneHomeFurnishings母公司UnitedFurnitureIndustries突然宣布停业,深夜发消息通知员工不要上班,约2700名员工将全部被裁,目前,公司正处在资产清算状态。
● 2022年11月,英国家居电商平台Made.com进入破产管理程序,停摆时欠下巨额债务,并且仍有1.2万英国及欧洲其他地区未履行订单。
● 2022年12月14日,知名家居电商平台Brosa进入破产管理程序,并在其官网进行“破产骨折大甩卖”,停摆时仍存在价值约1000万美元的未履行订单。
总体而言,导致这波“倒闭潮”的主要原因是:需求疲软、通胀高企、成本暴增及价格战盛行致盈利大幅减少。
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大环境下,亚马逊大卖尚不能独善其身,而对于中小卖家又该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呢?
给大家总结了一些小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❶ 成本利润精准核算。在运营过程中,一定要核算好成本利润,出现亏损及时调整策略,也需注意自身成本,守护好资金链。
❷ 做好风险把控。对于中小卖家来说,多平台布局,积极探索其他平台,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个篮子上。
❸ 抓住可以捡漏的机会。在这波倒闭潮中,中小卖家如果能趁机吸纳有价值的品牌、供应链资源等,抓住可以捡漏机会,就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品牌。
❹ 精细化运营。切不可为了营收,盲目扩大规模。一个企业要想长久发展,要精细化运营、白帽运营,做好精益管理。稳扎稳打、脚踏实地,方能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