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SHEIN的朋友告诉我,SHEIN已经成立一个近百人的用户增长团队,主要目的是狙击Temu。
在Temu、TikTok的联合进攻下,SHEIN已经感受到足够的危险,必须做出改变了。
在最新一轮的融资中,SHEIN的估值从一年前的1000亿美元下降到660亿美元。
当然,SHEIN并不缺钱,盈利多年。问题或许在于,谋求上市的SHEIN还需要更多的增长故事,甚至奇迹。
Temu想复制“拼多多奇迹”
据彭博社报道,5月份, Temu在美国的销售额比SHEIN高出 20%。
自今年初,Temu高调在美国超级晚亮相以来,其正试图国外复制拼多多的增长奇迹。
2月份,Temu在北美曾立下目标:9月前,至少有1天GMV超过SHEIN。如今看来,Temu还是“小瞧”了自己的能力。
要知道,SHEIN用了14年间才拿下美国主要市场份额,而如今Temu在美国推出不过半年有余。
根据36氪报道,Temu2023年第一季度GMV逼近了10亿美元(折扣后口径),折扣前的定价口径 GMV 则约为20亿美元。
不过,这并不代表Temu没有危机。
Temu在美国的打法与国内无异,仍然是以低价换市场,效果也很明显。原因很简单,没有人跟“钱”过不去。
不同于内容区别,钱没有”高低“差异。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快手很难攻下一线市场,拼多多却成功从五环外逐渐走进一线城市。
但Temu的低价也给其带来了不少风险。
去年12月,SHEIN以Temu涉嫌恶意竞争为由在美国声称伊利诺伊州北区地方法院提起诉讼,SHEIN认为,Temu不仅冒充其在社媒营销,还收买网红达人拉踩SHEIN。
有业内人士评论称,如果Temu败诉,很有可能被迫停止现有营销策略,对于正处上升期的Temu来说将极为不利。
并且,目前Temu仍处于亏损阶段,有报道称,在发往美国的包裹中,Temu每笔订单亏损约 30 美金。
不过,Temu还在扩大营销计划,计划今年在美国投放14亿美元的活动,明年将投入43亿美元。
这是一件风险收益都并存且都非常高的事情,不过Temu显然不打算后退。
SHEIN的狙击战
随着Tiktok、Temu先后加入跨境电商之战,SHEIN开始经历腹背受敌的艰难日子。
最直接的是估值下降,在最新一轮融资中SHEIN的估值降到660亿美元,相比一年前的1000亿美元,缩水34%。
根据晚点报道,一位熟悉交易的人认为,投资人仍然看好Shein的扩张和盈利能力,估值变化体现的是预期或情绪调整。
但相比以往一家独大,Temu的快速成长无疑在很大程度限制了SHEIN的扩张,双方已然对簿公堂就是最好的例证。
竞争加剧、增量难觅都是SHEIN当下面临的困难。内忧外患之中,SHEIN开始谋求转变。
今年5月4日,SHEIN正式宣布转型平台模式,新时期的新目标是“将通过平台模式,引入更多第三方卖家”。
而在此前,SHEIN已然开始组建用户增长团队。有SHEIN的朋友告诉我,SHEIN的用增(用户增长)团队目前已经接近百人规模,而且有说法称不设上限。
SHEIN的用增团队大约在几个月开始组建,其时间可能略晚于Temu进入美国市场。
或许正是看到Temu的疯狂增长,SHEIN才下决心成立用户增增长业务部门。
不过,SHEIN的用户增长团队能够发挥多大作用还有待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