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9 月 29th, 2025

2020年恰逢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为更好发挥浦东新区“王牌”作用,凝聚起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智慧和力量,浦东新区创新创业人员联谊会围绕“中国芯”“智能造”“创新药”“蓝天梦”“未来车” “数据港”六大硬核产业集群,于9月起推出“科创新动力大讲堂”项目,邀请相关学界、产业、投资专家解析行业发展趋势,并在9月的首场“中国芯”主题论坛上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智能造”主题论坛为“科创新动力大讲堂”系列讲座的第二场活动,新站点作为指定媒体将持续分享论坛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本期嘉宾—傅忠红

傅忠红,达晨财智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管合伙人,投资培育了30多家企业实现IPO或成为独角兽。担任上海市创业投资协会副会长、上海湖南商会常务副会长、正和岛独角兽部落酋长、产业互联网投资家联盟理事长、中国新商业研究院副院长、长江商学院校友理事会常务理事、“看见未来”B2B战略联盟秘书长等社会职务。

荣获“2016投中-FT中国卓越投资人”、《福布斯》杂志“2017年中国最佳创投人TOP30”、《创业家》“2017年度投资家”、《Lead Club》“2018年度财经人物”、投中“2019年最佳投资人”等荣誉。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第 一

引 言

傅忠红:大家前面讲,关于智能制造和未来一些新的技术应用。我们从投资的角度可能比较关注一些平台性的项目,这种机会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机会。

以前每年都有风口,这一、两年特别今年我觉得有所改变。

风口没有那么明显了,但也出了短暂的像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冲了一大波,但整个的产业界、投资界,包括政界,大家都在思考产业升级的问题,从很底层开始在思考,所以这个时候有的说所有的行业都要重做一遍。

我觉得工业这一块,因为中美关系的问题,大家各自相对独立发展,导致我们在工业制造这一块,中间好像没有那么重视。今年开始我觉得可能又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来重视这个制造行业。

我觉得我们要深入的分析一下,工业互联网很热,但我们,特别是创业公司还有什么机会吗?我们作为投资人也好,作为创业公司重点来看这些。

第 二

傅忠红:首先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实际上蛮久了,60年开始工业互联网就有一些机器互联的那时候就开始有一些传感器的自动控制的技术然后90年工业网络协议的出现,当时物联网开始出现,就开始有一些真正的跟今天比较接近的一些系统出来。

然后是00年代,那时候云计算也开始推出来,然后那个支撑体系才开始出来,包括像IBM这个公司,美国的那些公司推出了很多的系统,然后到第4个阶段,2015年到现在,真正的互联网的技术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出现。

这里有个图,每个阶段大概是一些什么样的关键的技术节点。像现在的状况,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中国的整个的数字建设的基础出来。以前中国的差别太大,控制系统的传感器都是进口的,也很贵。联网的也很少,中国技术平台上来以后发展的更快。

我们要看到工业互联网实际上主要发展路径的话,大概也有4个导向。

最早开始要联网肯定是一个效率成本的问题,包括怎么拿到最新的数据,再来优化你的工业组织,属于一个工厂管理,就是车间管理、制造管理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可能到一个内部组织协同,就可能到所有的跟生产相关的环节,产品相关的各个环节都要把它拉进来,设计、研发,包括销售都直接相关。

第三个,要到客户端,刚刚也有嘉宾讲到柔性化生产 C TO B 的那些这些东西出来以后,我们要把用户的需求直接给你的一台机器可能都要连起来。

后面要创新了,创新讲究生态,产业生态,包括你同行之间,更多供应链之间包括现在很多产业里面做一些园区,在中国有很多专业园区,就作为园区的一个协同,有共享的一些技术,共享的一些平台,原材料的统一采购,然后检验中心就可以见到这么一个大的平台,有很多共享的资源。

配合智慧城市,包括智慧交通都可以搞到里面,我觉得这个可能是工业互联网的一个最高阶段。这个规模来看,最早还是从美国的那时候开始所以这个规模就有各种不同的数据,19年是8000多个亿,然后全球增长到百分之五六个点左右。未来的发展到2025年预期会1.2万亿美元,这个增长还是值得期待的。

很多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很多是往下走,工业互联网这块还是整个世界都在往上走,所以升级换代里面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

这里面又分成三大块,一个是硬件和网络系统,然后是软件和平台,第三是信息安全,工业安全也很重要。这个比例前面两个可能差不多一比一,信息安全当然是整体的量比较小,但是非常重要。

现在国家也把工业信息安全机构,跟其他的安全放到一个同等的位置,通过互联网打击工业也瘫痪掉了,这里面实际上很重要,虽然占比很小。主要国家,真正能够形成自己的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在全球的影响可能也就是我们三个国家。像美国的先进制造伙伴这一块,德国是工业4.0,我们是中国制造2025。三个国家的领域模式都不一样,现状也不一样。

由于中国是政府主导作用很明显,我们重点发展的产业是重工业多一点,中美贸易摩擦也是我们2025提出很多要跟欧美去PK的这种思路,也造成了全球敏感,特别美国很敏感,特别我们政府介入,现在来看反而好了。

后面我们的工业互联网的政策实际上不断密集出台,从18年开始就得开始来讲这个事。然后19年到20年,到10月份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工业互联网的政策,所以我们现在的策略可能是整体的是静悄悄地干,不对外宣传,但动作还是很大。

这里看到其他地方政府也是很积极的,所以我们看到今年很多地方政府都在讲这个概念——要发展工业互联网,一、二线城市,包括三、四线城市也在讲。

大家从这个图可以看到热度,从颜色的深度就可以看到哪些地方更热,收效来看也是很明显的,由于政府的大力推动,像这些标识注册,特别是这个标准今年进度应该很快,制定了很多行业标准,国标,产业链的结构工业互联网里面有这么多系统做出来,有设备层的,网络层,平台,应用层,这些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

在这里面孕育着大量的机会。

我们国内的增长也有个预测,今年能做到7000个亿左右,大家看到前面的是国际增长是6%左右,而中国的增长两位数%,在全球是增长最快的区域。

国内政府最早推的时候,很多大企业重点在讲要推出一些大平台,就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前一阵最火爆的时候,也推出了一些平台,这里有10个比较领先的品牌,包括富士康。

出现了很多参与者,有头部的制造企业,像三一重工在建设装备的这个地位,海尔都在做这个系统;有系统方案解决商也在做这个事,像华为也在做这件事,有一部分传统软件企业也在参与这件事,大平台bat的平台也在进步。

有一些创新公司,就在互联网平台里面,虽然竞争很激烈,也有一些公司包括我们投的昆仑数据,也是通过自己的在大数据方面的一些创新,切到这个行业里面来。这几个力量,都有优势,也有弱势,整体来看做平台的公司竞争还是非常激烈。我个人觉得这里面可能创业公司会诞生出几家比较有特色,有优势的平台出来,但是确实还比较少,因为竞争太激烈。

另外国家在去年开始就做了一个国赛,我觉得这个也是重大的推动,就是工信部组织的赛事,科技部原来搞过创新创业大赛,在一个细分的赛道,工业互联网里面搞全国大赛还是比较少。

我作为大赛的评委,参与了整个大赛的过程,又体验了大赛,到底有什么企业?然后政府的一些导向怎么样?所以大家也可以看到去年的大赛的一个获奖的情况,一等奖做刀具磨削APP的,还有一个是控制与流程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后面有工艺云,有孪生的,有仿真系统的。

今年就改变了模式。今年分两个组,一个是领军组,相对是比较成熟的,实力比较强的,那一等奖也是属于钢铁一体化智能解决方案。这个是中冶赛迪和重庆工业大数据一起来做,然后二等奖,也是有能源行业的解决方案,然后仿真的包括盐湖,青海的盐业搞了一个盐云,还有一个模具行业,这个是个很初创的公司,从富士康出来的,智能云制造的一个平台,然后新锐组。新锐组也有优势,还有数字孪生的,还有定制解决方案的,然后品控的运营的。

从这里面发现了一些现象,我把它总结了一下,就是说整个现在工业互联网搞了这个运动搞起来以后,参与的企业行业很广,包括煤电的水电行业的,各种行业都有,因为来参赛的有几千个企业,参与的企业众多,大家都动起来了,可能都在讲这个概念。

大的平台确实还是蛮少的,刚才讲的比较难做,所以大的平台少,很大部分是做细分垂直的赛道,做一些闭环的公司,更多的是企业内部,特别是央企,央企企业内部来做一个系统。

感觉有点像是工业互联网局域网的概念,就是他内部作业系统,而我的整体判断,就是整体的水平还不高。

跟德国和美国比,我们真正的一个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特别牛的还比较少,大部分都属于初级。就有很多人做概念到这里面就可以看出来,对创业公司还是蛮多机会。

我总结出一些机会: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国家整个的产业升级的机会,作为创业公司肯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这个机会在哪里?一个是产业升级的一个需求,这不可阻挡。从消费端然后到供给侧,供给侧那就延伸到工业制造这一块,逐步传递过来,再运行下去,把这个事情给推到没有后路了。这个需求是存在的。

这个需求一个是推动企业本身,为了生存,也在做这个事情。然后基础设施完善,特别是今年也做了新基建,5G技术的成熟和推广,还有包括区块链技术,这些都可以应用到工业互联网里面来。

设施是完善了,做工业互联网以前成本很高,现在整个的成本就可以大幅下降,因为有很多工具,很多手段可以拿过来用。竞争环境趋于健康,现在很多整体行业竞争没像以前那样用打价格战的方式,大家都会有个认识:靠打价格战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好的企业有价值的企业,别人愿意付钱了,以前很多人也不愿意去买第三方的东西,都要自己干,现在也认可了。

还有就是马云事件以后,以bat为代表的大平台公司,以前什么都想切,导致很多赛道里面,我们没有机会,很难绕过去。最近大家看到就是一些反垄断的东西出来,那就会延伸到所有的行业。所以我觉得整个竞争环境会趋于健康,这也是一个机遇。

第三个就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些特点,国内厂商的机会存在,我们依然会双驱动国外的东西也会采购。可能很多时候会强调国内的厂家的东西,特别是一些敏感的地方,那就肯定是国内的优先。

本地的供应商肯定做出的方案更加符合中国人的特色,他的服务也可能更加贴身,那不是说我们国际厂商服务就不好,在座的有一个国际厂商。

这就是我们创新的一些机会,就跟大厂去打的时候,我们的一些机会,在一个很细分的赛道里面,那些大将们看不上的一些赛道里面,可能是中国创新公司的机会。这个赛道实际上在国内是比较小,对于一些国外的国家来看都是一个很大的赛道,规模可能都是几百亿上千亿的,动不动就到这个数量,完全可以支撑一些很大的公司。

对于更多的技术创新的公司,反正单点会突破。比方说你加一个传感器,然后借助平台,不断把一个行业做透,再延伸到相关的制造业,把某一块的设备管起来。

我们最近发生了一个这种项目,就把车床都连起来,通过自己低成本的传感器就可以知道你的加工数据。然后它打造了一个平台,要通过平台来建立自己的闭环。这也比较有意思的,是我们创业公司的机会。

这里面有十大技术,可能是偏软件的,这个我是从一个大会上的报告里面拿出来的,这个我就不多讲了,在座的都是专家,大家都去看一下,就是关注一下这些技术。

第 三

挑 战

那我们的挑战,在哪里?

雷声大雨点小

傅忠红:还是一个大的环境,雷声大雨点小,整个发动机都发动了,但真正落地的,刚才讲了很多,好的落地的还是比较少,所以深度应用实际上是比较慢的。

这个不是说一天一夜之间就改掉的,这个很难。以前做ERP,可能也是个死不上也是死,工业互联网实际上某些ERP的功能它都会涵盖,这个完整的系统难度更大。它是一个比较慢,然后需要行业性,你的工业互联网实际上升到外面去了,把你的上下游都要做起来,这个就更难了。

所以我觉得工业互联网要产生革命性效果,颠覆性的一个效果,还需待以时日。>>

行业协同,待以时日

反过来这种实际上对于一些有耐心的创业者来说是个好机会,以前中国的创业者就是比较急躁,恨不得一夜之间就暴富了。以前讲的像共享单车的一些故事,前几年讲风口的概念,把很多创业者洗脑,还搞得很浮躁,实际上在企业服务行业,在工业互联网行业是个慢活,能够比较早的切入,然后把东西做好,然后有耐心陪着,逐步的成长,那这种公司未来就很值钱。

通用软件竞争激烈,硬件难度大

你们做软件系统是通用的吧?软件可能竞争很激烈。因为竞争者有点多,然后在硬件方面做一些革命性的硬件,特别是包括一些控制系统的,这个在国内还是更有水平高的创业者来做。

这方面我觉得也是一些挑战。当然未来做一个预判也是比较乐观,整体上我们放眼来看,工业互联网肯定会诞生出一批创业型的公司,而且资本市场估值很高,上千亿的公司会出来。来介入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大幅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品质和效果。

做工业互联网最后落到根本点,还是要提升中国产品的品质和整个行业的效率。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前途光明只是需要耐心了。

第 四

总 结

傅忠红:最后也做个小的,达晨可能很多人知道,也有很多人不一定知道,我们是湖南广电背景,2000年成立,今年是我们的20周年。

我们在产业升级,信息技术、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的军工,这些行业实际上跟我们今天讲的话题也好,至少有几块都相关。我们很注重中国的实业,支持实业的发展,互联网我们也可以投一笔,比方说叮咚买菜在上海创新的互联网应用我们也会投。

特别是今年,有19家IPO,应该整个成绩还是不错,特别是科创板的创业板里面,也都获得了比较好的收益。感觉到有一股很大的潮流在推动整个中国的产业升级,所以创业确实是一个黄金的时代到来。希望大家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创业者和投资者,我们一起来推动产业升级。好,谢谢大家。

智能造专场往期推荐:

站点论坛|中科新松总裁杨跞:人机共融 智能制造新模式

站点论坛|IBM华东区董淳:智能制造数字化发展趋势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