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编辑 郑远方) 当地时间 25 日,OpenAI 宣布 ChatGPT 迎来重磅更新:这个聊天机器人如今 ” 会看、会说、会听 ” ——换言之,ChatGPT 加入了语音与图像功能。未来两周内,Plus 用户与企业用户便能体验新功能,开发人员等其他用户群体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体验。
其中,最受外界关注的是 ChatGPT 的图像理解能力。据介绍,用户可以向 ChatGPT 展示一张或多张图片,排查为何烧烤炉无法启动,检查冰箱里的菜能做什么美食,或分析复杂图表得出数据。若想让 ChatGPT 关注图片中的特定部分,还可以使用 APP 中的绘图工具高亮标注。
在 OpenAI 给出的示例视频中可以看到,当用户向 ChatGPT 发送一张自行车照片、询问如何调低车垫时,ChatGPT 不仅会自发观察自行车型号、辨认零部件、给出详细步骤,还会看说明书,并分辨用户现有工具能否完成这项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同日发布的一篇论文中,OpenAI 将这一能看图的模型称作 GPT-4V ( ision ) 。该模型在 2022 年已完成训练,之后在 2023 年早些时候开始早期测试访问。借助 GPT-4V,今年 3 月 OpenAI 与 Be My Eyes 组织合作开发 Be My AI,可为盲人与视力障碍人士描述外界世界。测试表明,Be My AI 可为 50 万盲人和视力障碍用户提供工具,满足他们在信息、文化和就业方面的需求。
另外,OpenAI 还测试了 GPT-4V 的验证码破解及地理定位能力,前者表明模型具备解决谜题与执行复杂视觉推理任务的能力,后者则展现出了模型在搜索物品 / 地点的用处。但这两项功能将涉及网络安全及隐私问题。
至于本次更新的另一语音识别与生成功能,OpenAI 表示,用户可以用这一功能为孩子讲述睡前故事,还可以在吵架时作为帮手。
OpenAI 与专业配音演员合作,提供了 5 种不同的声音。另外,公司还与 Spotify 展开合作,通过这一功能将播客翻译为其他语言,同时保留播客主持人的声音。
值得一提的是,数据显示,近期 ChatGPT 流量回升。SimilarWeb 数据显示,9 月 11 日那一周,ChatGPT 流量较前一周增长约 12%。另一家分析公司 Sensor Tower 报告称,8 月最后两周全球 ChatGPT 应用程序用户每周增长超过 10%。据悉,流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学生开始返校,且印度及巴西市场迎来增长。▌多模态大模型成兵家必争之地 算力需求显著攀升
如今,多模态功能已成为各家 AI 大模型的必争之地。Meta 最近推出 AudioCraft,通过 AI 生成音乐;谷歌 Bard 及必应机器人均已部署多模式功能;苹果也在试验 AI 生成语音 Personal Voice。
随着 AI 感知、交互与生成能力快速发展,应用场景与生态也有望进一步丰富。而语音与图像数据大小显著高于文本,券商指出,多模态大模型的训练推理算力需求将大幅攀升。
例如被谷歌寄予厚望的多模态大模型 Gemini,据 SemiAnalysi 分析师 Dylan Patel 和 Daniel Nishball 透露,其已开始在 TPUv5 Pod 上进行训练,算力高达 ~1e26 FLOPS,是训练 GPT-4 所需算力的 5 倍。
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CFO 孟晚舟日前也表示,” 人工智能的发展,算力是核心驱动力。大模型需要大算力,算力大小决定着 AI 迭代与创新的速度,也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算力的稀缺和昂贵,已经成为制约 AI 发展的核心因素。”
国信证券指出,AI 三元素(大模型、算力、应用)呈螺旋式促进关系。AI 三元素以 ” 模型更新 – 算力芯片迭代、单位 tokens 成本降低 – 应用增加 ” 循环往复,当三者中有一个要素喷发,就是强刺激期;三者同时没有更新,就会进入停滞期,等待下次爆发。
多模态大模型是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将不同数据类型相互关联结合,可以大幅提高模型准确性和鲁棒性,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同时,3 月谷歌发布多模态具身视觉语言模型(VLM)PaLM-E,其可用于机器人领域;7 月谷歌发布新一代视觉 – 语言 – 动作(VLA)模型 Robotics Transformer 2(RT-2),专用于机器人领域,看好大模型赋能机器人趋势,分析师看好大模型赋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