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个关注,支持我们输出更多选品干货吧~
全文分为八个部分
01,亚马逊模式的选择第一重要
02,如何解决资金的问题
03,运营也非常重要
04,供应链是支撑我们的根本
05,解决突发事情的能力
06,不要试图找捷径
07,一定要有敏锐商业的嗅觉
08,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模式
亚马逊0-100万美金的复盘之旅,亚马逊创业成功需要哪些能力
01,模式的选择第一重要
很多做亚马逊的朋友,进来做亚马逊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模式合适自己,或者根本就不知道亚马逊还有其他的模式,不就是开开广告,测测评就好了吗,难道亚马逊还能说出个花来吗,很多人在做亚马逊的时候都是这种感觉,发个产品过去,开开广告就可以了,其他好像没什么要做的了。
其实不然,做亚马逊还是有很多模式的,不然为什么大家看到有做自发货的还能做到几千人,有做铺货的可以做到几个亿,有做超高客单价100美金以上的一年出几个柜,有做超低价5.99的还是有一大把人做,看不懂不代表这是不挣钱的,一个正确的赚钱模式,会让我们省事省心,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
模式的选择包括了很多东西
1,产品选择
2,运营方式的选择
3,供应链的选择
4,运输方式的选择
5,资金的选择
6,人员配置的选择
简单来说,我们能够hold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运营,就要做什么样的模式,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资金的问题,决定所有的一切,最重要开始之前,你就要想清楚,口袋里面有多少钱是真理,多少钱办多少事。
上周遇到一个朋友跟我说,他手里只有10万左右,但是又想做日出百单的产品,要求客单价不能低,产品竞争不大,这几乎完全是一个悖论,目前来说日出百单产品,客单价不低,竞争必然非常大,别说10W了,就是100W,我估计很难撬动这个类目。
之前有一个玩的很好的亚马逊朋友,他们做亚马逊的就是,手里也是10W起家的,但是他们有一个原则就是,只做日出20单左右的产品,而且客单价在15美金以下的产品,成本在20块内的产品,跟她交流过很多次,广告不厉害,测评不厉害,供应链不厉害,但是对于自己能做什么了如指掌,这就是商业认知的不同,慢慢做起来几款以后,再开始做其他量大的产品,现在我看她也有日出50-100单的链接,只不过这个时间推迟了两年罢了。
这个商业认知,是没办法教的,需要有一个整体的现金流的思维,在没有稳定出单产品前,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精打细算,在做了稳定出单的产品,要大胆尝试各种选择,碰到合适的产品,胆大心细,快速复制,这些是大部分没有做过生意人的一种非常难的。
大部分亚马逊创业的时候,开始盲目自信,做了很多产品,发现Hold不住,等到后面做到一点起色的时候,又开始保守,小心翼翼,不敢扩大,本质来说,亚马逊创业是第一次创业的经历,所以对于机会的把握,现金流,以及模式的摸索还属于一个懵懂的阶段。
02,如何解决资金的问题
如何解决起步资金的问题,这里面第一个建议,我要给你的是,除了你的父母亲人,以及很好的朋友愿意借钱给你的话,其他的,一律不要依靠任何人,任何人,任何人,这是我对于所有亚马逊创业的人的一个忠告。
资金独立,则创业独立
很多人开始创业的时候,不想用自己的钱去创业,就想拿投资人的钱,或者想着合伙有人投钱,自己出力,99%的情况就是你这个时候做的事情跟你上班没有任何区别,投入资金方,肯定需要对于资金进行管控,对于业务模式的管控,很多人会吐槽,投资人啥都不懂,啥都想管,搞得自己没办法大展拳脚,其实这是必然的,如果你拿50W出来投资项目,可能你的做法还远远比不上他的格局。
所以年轻人创业,在上班的时候一定攒够10-30W,不要期待任何人给你投资,除了你的亲人和朋友借钱给你以外。
业务模式成熟,为什么你还要投资
很多人在和投资人去说的时候,经常会说到一个问题,就是我现在的业务模式已经成熟了,就需要一笔资金启动项目了,这句话投资人肯定是不信的,因为如果业务模式真的成熟,需要快速扩大的时候,你需要拿出数据和后台给他看,恰恰创业的人最缺乏后台的案例的,反过来想一下,真的业务模式成熟的话,那么银行贷一笔30W,年息才6,30W亚马逊周转一年出来的钱远远大于6,所以这句话投资人不信,你自己也不信。
我们本来就是不确定的模式尝试才叫创业,如果确定了,那就叫创业成功了,创业成功了,你拿着案例去找投资人,其实你都不用去找,跟身边的人说一下,大把人都有钱给你来做,可是关键是我们还没成功。
精打细算,细水长流
如果手里只有10W,建议先不要租办公室,一个办公室最少一年的花费都在1-2w,可以适当想一些办法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之前说过10W用在10个产品比10W用在一个产品上面成功的概率要大很多,尽可能提高产品的次数才能命中目标,做到成功的概率更大。
关于租办公室我有几个小建议,值得大家去参考
1,开始可以在星巴克办公,免费的工位,茶水,以及没有白眼
2,共享办公室,500一个,每个城市都有
3,城中村的小单间500-100一个月
4,朋友办公室租一个办公室或者办公位1000一个月
5,1000左右的小商铺类型的仓库当办公室
一年省下来的钱多做1~2个产品,有可能就有产品做起来了,这个时候再去高大上的办公室也不迟,千万不要,业务还没开始,办公室的费用就花了几万块,最后的结局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创业为半,中道崩蹴了。
03,运营也非常重要
虽然很多人都说七分看产品,三分看运营,还有90分看天吃饭,但是我看来,运营虽然只有三分,但是还是很重要的。
运营其实工作很简单,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产品搞来有性价比的流量,然后根据产品的特点,把流量进行转化。
说人话就是
1,如何用低竞价的广告把流量拉过来,广告技能很重要,还有一些引流的技能,也要学习
2,如何把拉过来的流量,根据产品特点进行转化(当然转化不是运营一个人的事情),更通俗的说,就是review多一点转化还会好一点,当然不止这一点。
我之前说过有个观点就是,真正厉害的运营是什么,能够在某个类目或者某个品类摸清楚的人,这个人肯定不是什么产品都能推起来的人,如果什么产品都能推起来的,大概率就是姐夫的私生子,但是姐夫的私生子继承他的家业,不会来做亚马逊。
一个真正做的好的运营,一定是下面几个环节都能衔接上的运营,根据类目特点的总结出来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而不是所有的类目就是高竞价,高预算,狂刷单,狂推红人和站外,有些人开口就是这些东西,最后加一句,我西雅图有人,你不慌,给你内部加权,以前觉得他只是吹牛逼,现在听到这些简直想吐。
运营做的好,我觉得以下9个方面需要结合类目特点过来,做一个闭环的方案。
1,竞争环境熟悉程度
2,标品和非标品
3,客单价高低
4,对标对手运营水平
5,熟悉类目出单特点
6,review获取能力
7,广告能力(熟悉基础广告原理和类型特点)
8,站外红人(不是所有类目都需要)
9,类目关键词特点
当我们说一个人的运营很厉害的时候,一定是他的能力能够覆盖住这个类目的特点,当然不是一个人只能做一个类目,而是这一类的类目特点都是这样的,给大家举两例子,大家就非常清楚了
有个朋友,从毕业开始就只做竞争小的高客单大件产品,她的能力就是站外红人能力,广告精通,不善于测评,熟悉高客单价产品特点,类目竞争基本都比较小,在毕业的6年,换了3家公司都是这一类型产品,所以她几乎都是半年就可以做到小组长,一年做到主管级别,每到一家公司都是迅速能够上位,如果你跟她聊天,你会发现她的 技能除了积累一点红人资源以外,说的大部分都是基础的技能,没有任何所谓的黑科技,也没有说话就是狂测评,高竞价,高预算,她西雅图不认识中高层,半年就做到20W美金,都是扎实的基本功。
还有老板,她只做一种产品,就是自己工厂的木制品,所有的产品都是测试了再发,她们只做一种类型的产品,就是top1出单不超过300单的木制品,几乎我看到她的产品,没有一款有滞销的,基本都能卖出去,她的策略非常简单,就是产品低价+广告+1~2测评(速卖通的客户),对于整个类目都是从给自己熟悉的类目慢慢扩展到周边类目,10几个产品稳定出单,一天也有200-300单,整个大盘都在掉的时候,现在她活的很滋润,订单量有些类目还在增长,整体订单都在增加。
真正好的运营,不是认识西雅图的高层,有很多review资源的,广告狂烧竞价和预算的运营,而是争对自己的产品特点,有一套打法逻辑的运营。
04,供应链是支撑我们的根本
昨天看到一个做淘宝的朋友在感慨,前几年淘宝的前面都是一些淘品牌,就是一些借着淘宝做起来的一些代工的品牌,但是现在过去看,淘宝每个类目几乎全部都是线下传统的品牌,有人知道为什么吗?
淘宝天猫做到今天这个地步,几乎没有任何的黑科技和技巧可言了,每个类目特点都已经被研究的非常清楚了,现在拼的就是价格和产品质量,产品款式,但是在今天这个竞争下面,款式已经成为最低的一个门槛,只要有好的款式,国内商家的能力,第二天就出来一个一摸一样的东西,所以真正支撑的就是价格和质量,但是恰恰这就是线下品牌的优势,他们的供应链控制价格和质量的能力远远超过淘品牌的代工。
供应链的能力不是1688随便找个代工厂,就是你的供应链了,供应链是一个长期磨合的出来一个系统,而不是简单的,报个价做个货这么简单的事情,最好的状态就是工厂能够和你一起压货做亚马逊,我们目前的合作模式就是双方为了亚马逊销量,能够做出让步的工厂才叫供应链。
尤其现在这个行情下面,货都出不来的情况,能够优先供应你产品的供应链才属于你的供应链,在大家都没有货的时候优先供应你的货,在大家都不缺货的时候,能够成本做到优化,在大家做到成本优化的时候,能够给你最新最流行的款,什么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就是大家深度绑定的人才可以。
供应链分为四点
1,最新行业趋势把握
2,成本控制
3,质量控制
4,交期控制
1,最新行业趋势把握
这个其实最容易做到的,给大家一个例子就很好理解了,去年我们做鱿鱼游戏的面罩的时候,其实9.20号左右,供应商就接了国外一个订单询盘,说定制一批,20-25号期间,国际阿里陆续有人过来询盘,说这个产品怎么做,供应商第一时间反馈给我们,我们看了下发现最火的产品出现了,马上让工厂开始做,预判整个生命周期就是两周,让他们不要备了太多货。
事实就是预判就是正确的,我们上架亚马逊自发货的时候,全网只有3~4开始做,等到10.6号回来时候,全世界都知道这个产品了,我们果断下架,吃了15天的红利,卖了差不多7-8万美金左右,当时最疯狂就是,拿不到货,但是我们能够拿到,这就是我们供应链。
2,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主要三个方面过来
1,原材料成本
2,产品工艺
3,原材料利用率
原材料成本
原材料成本这一块,价格差异非常大,进口料,国产料,回收料,二手料,看起来差别不大,做起来价格差了10倍不止,这就是有时候拼价格的时候必须要用到东西,前提是你自己必须要懂这一块,才好和工厂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原材料备货时间,夏备冬料,冬备夏料,反季节备原材料成本差别就是一倍多不止。
原材料备货数量多少,我们经常就是跟工厂一起,压布料,工厂的订单有其他的订单,工厂资金紧张,我们通常会预付50%一起备料,这个成本又差很多。
原材料的质量,我讲的是比较细节的问题,就是克数和线的疏密,30克和25克的价格差别就是一匹差很多,但是外观看不出来,线的疏密,3000走线和2000走线,虽然摸起来有差别,但是做出来的时候,谁知道是3000还是2000呢,这个价格又差很多。
我们以前在做帐篷这一类的时候,我们经常要做一些配件,比如装螺丝袋子,就一小块,但是如果买布料过来做,一个要去到1块,但是我们经常会让工厂用很多边角布来封布袋子,很小的那种,几乎不要钱,工厂让我们出人工就好了,基本一个工人做400个一天没问题,工人的工资一天才120不到,这个就是原料的回收利用,这一块其实有很大讲究。
产品工艺这一块
工艺这一块差别就更难发现了,我们之前工厂会有5个标准
工时的区别
1,欧标 出口的标准,做工非常精细,一般质检5次以上才能出货
2,国标 国内品牌的标准,做工比较精细,但是走线比较稀疏,一般质检2-3次可以出货
3,行标 就是行业内的一般标准,1688出货的标准,一般外行人看起来还可以,一般质检一次就会出货,细节内面处理比较差,线头什么内部都是用布包着,实际做工掩盖了
4,次行标 就是低于行业内部的标准,一般就是我们讲的线头货,就是线头有些没有处理好,但是用也可以用,看起比较粗糙罢了,远远看过去就还可以,实际拿到手里就差了很多,比较适用一些价格低产品。
通常来说,工厂会用行标来做欧标的货,如果客户有专门的质检,这个时候就必须比较精细了,通常来说工时差别非常大,欧标的货一天100件的话,行标的货,一天差不多能做300-500件。
工艺不同
印花:分为丝印和喷墨印
弯头:100度弯头和120度弯头
防水:六级防水和五级防水
过水:三级过水和四级过水
电池:锂电池和镍铬电池
这些表面看不出来,只有到了实际运用过程的时候,才有感觉,丝印和喷墨印刚开始,一般人哪里知道啥是丝印,用久了丝印会掉皮,喷墨印不会,弯头120度抗压强度更大,六级防水是可以浸水,五级防水只能泼水,这些差别在产品体现不出来,后期用起来差别很大的,生命周期差别也很大的。
材料的利用率
这一块就需要我们自己设计产品的时候下功夫了,材料的利用率这一块就涉及的成本就很多了,就像木制品,木制品切割一般都是122cm*244cm的整块木板的切割的,有些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考虑进去
如果你做30cm的圆盘和做32cm的圆盘,其实外观差别不大,不过材料利用率差了很多
30cm的圆盘,一张板可以做32块
32cm的圆盘,一张板只能做21块
按照每张板150块的成本来说,差别30cm的成本就是4.68 ,32cm的成本就是7.14,价格差别就是2.5元,如果成本节省2.5元,体现售价上面就是三倍了,那么我们价格竞争的时候同样的产品,同样的利润率,我们可以比别人低1美金,这就是成本优势在这里。
另外还有废料利用,以及材料二次利用等等,这些就不展开讲了。
如果对于供应链感兴趣的话,可以来我的课程,我们一起探讨下,4月份的选品课,深度剖析供应链,不仅仅是选品方法,更是供应链的方法。
05,解决突发事情的心态
昨天多年不见的同学,说要跟我一起做亚马逊,我非常明确的拒绝了他,而且也没有带他入门,他只是觉得亚马逊赚钱相对容易一点,比起他现在做的设计,而不是想好要做亚马逊。
一般抱着这种心态的人,基本很难做好亚马逊,为什么呢,因为亚马逊是一个生意,并不是像抖音,微信里面说的,兼职搞搞就能赚到钱的,生意就必须要懂一件事,正确的模式+健康的现金流才有可能持续盈利,这些事最基本的,还不包括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谈判采购,物流美工,赚钱的生意都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专研的。
年入100万的卖家,大家可以算一个账,月入差不多8万左右,按照20%的纯利,那么一个月要做40万人民币,那么就是6万美金左右,按照20美金客单价来说,差不多一个月3000单,差不多一天就是100单。按照平均5个链接来说,差不多就是20单左右,按照美国站现在这个出单,按厨房类目的排名来说,就是大类2~3w名左右。
我们按照30%的压资金的角度来说,差不多压120万左右的货,中国,路上,美国加起来是比较合理的一个资金占比,但是做好这一切,资金可能事要求最低的一件事情了。
运营,美工,物流,供应链,每个环节都是压死跨境的稻草,我几乎每天都在听到抱怨物流坑,美工坑,供应商坑,包括运营坑的话,也就是说每一个环节都要自己去踩坑,都是自己经历,如果你的心理不够强大的话,每天都要崩溃,我记得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习惯了公司做总监的时候,把事情分配下去,最后写一个Listing都非常费时间,毕竟已经俩三年没做这事了,但是开始的时候,没有人会帮你。
(插个广告,这个美工,合作很久了,创业的时候一直在用大家可以试试)
这些都不是最难的,虽然刚刚说资金是最简单的事情,但是也是最难的事情。在整个业务模式不清晰的情况下,几乎你不要想着去融资,去拉投资,因为没有一个投资人会对你做的感兴趣,但是这个业务模式清晰了,我们就不用去拉投资了,直接借,或者贷款会更容易,何必需要投资,这就是中小卖家的困境。至于之后做大了,你会每天收到很多人的投资的电话,甚至直接扔100W给你,啥都不管的人,但是业务前期,放弃幻想,慢慢煎熬,这是我对所有创业的人,一个最大的忠告,永远不要在钱上面,对任何人抱有幻想,除非这个人是你爹。
如果说这些都是外在硬件的话,可能最最最难的事情就是等待业务跑通这个阶段,如果你在深圳的星巴克,Kfc留心听的话,你听到最多的就是,现在赚钱不赚钱不重要,等今年业务模式跑通了,明年就可以挣钱了,在业务模式没有成型之前,这句话,有时候你自己都搞不清楚,不知道这是对别人画的饼还是对自己画的饼。
时间如流水,很快的,你手里的100万其实禁不起太大的折腾可能就没了,每个月房租3000,吃饭2000,店铺月租,广告费用,物流费,美工费用,运营费用,卖货的钱,打包的钱,慢慢你会怀疑自己,100万用完了,业务模式可能还没跑通,这个时候,你会焦虑,你会烦躁,甚至你感觉人生都会灰暗了,可是第二天早上看到店铺来了5星好评,销量涨了5单,你又觉得自己是深圳最厉害的人了,今天涨5单,明天涨5单,这一个月下来不就是日出100单,可惜到了晚上,发现广告费扣完余额都还不够的时候,你又开始怀疑人生了。
每天都是这样的周而复始,焦虑,担忧,欣喜,希望,绝望,怀疑人生,每天都会问自己,这种模式真的对吗?真的能赚到钱吗?要不要换一种模式?可是换一种我更不熟悉了怎么办?直到赚钱的那一天,这些问题才会结束,每天10几种复杂的情绪会在心理各种翻动,直到你对任何一种情绪都是处之泰然的时候,他们才不会困扰你。
这样的生活大概要持续6个月到2年的时间,如果你真的轻车熟路,6个月能够盈利,恭喜你,你应该是战胜了90%创业者了,如果你能够1年盈利,你差不多可以排进50%,大部分人一年还看不到盈利就会撤了,只有最后的少数会坚持两年,这真的就很少很少了。
如果你自己亚马逊创业过,对我说的就并不会陌生,这个过程,是没有人可以帮你的,只能自己走出来,自己去参加聚会,和亚马逊的朋友讨论,以及自己不断思考,不断优化,才可能慢慢走上正轨。
白手起家,就是这么残酷,这就是很多人问我要不要亚马逊创业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你能不能在你上班的时候,做一条成功的链接出来,不要说没时间,不要说太辛苦,不要太累了。如果你出来创业,辛苦和累可能是你上班时候的100倍,当然我说的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理上的。
如果你能够顺利过关,恭喜你,你真的就是自己世界的乔布斯了,每天稳定盈利入账3000-10000的时候,你就可以背着电脑到处旅游,到处玩,因为你的业务模式出来,这种东西不是账户,也是不是链接,带给你安全感的是,整个创业的整个流程,就算现在一无所有,再来一次,我依旧可以东山再起的信心。
06,不要试图找捷径
很多人希望快速找一个出单的捷径,有时就想快速发点货过去,快速开点广告,然后就想有个人能驾着七色云彩来保佑她每天稳定出单,你会发现大部分这样的人都是没有经历过整个稳定出单流程的人,有的人试图狂刷单,有的人试图狂加竞价,有的人试着超低价,想着这样可以一步登天来马上稳定出单,就可以再把其他的事情优化。
到底是稳定出单了才把选品,运营,供应链整理好,还是整理选品,运营,供应链了才会稳定出单,很多人会本末倒置,稳定出单了再去整理这些流程,总结经验,恰恰你会发现,没有这些经验,稳定出单是痴人说梦。
什么样的人容易喜欢找捷径呢,就是口袋钱不多创业者,很容易走极端,想着一夜暴富,真正能够获得成功的,都是水到渠成的经验,能够出多少单,所以当你钱比较充裕的时候,就不会想着走捷径,就会想着如何把事情做好
选品
listing运营
产品推广
review获取
广告打法
排名抢位
关键词优化
链接优化
图片优化
这些都是慢工出细活的事情,着急不来的,整体坐下来大半个月就没了,想要回款几乎要俩三个月的时间,如果链接稳定赚钱就是半年左右的事情,口袋一共就10w,半年时间能撑住吗?所以走捷径的想法就是正常的事情,这是一个正常的人的想法,
但是创业的人想要创业成功,就不是正常的人,而是阿猫阿狗,承受别人承受不了的事情,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如果你做的是平常的事情,每个人都能做,那么为什么成功的就是你,而不是别人。
就像之前有个自媒体朋友问我,你的粉丝怎么达到32000多的,我说就是每天写干货,他说但是每天哪有这么多干货写,我说这就是我和你的区别了,如果这么容易达到,那么不是每个人的粉丝都有32000多了,正因为我做的就是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我才是我,虽然没有多大的成就,但是至少我能够获得一些认同感。
就像我每天都要做到事情,选品,打篮球,写公众号,已经融入自己血液里面的事情了,选品可以给我带来更多经济收入,打篮球可以让我身体变化,写公众号可以让我思考的问题条理化,带来更多的粉丝,哪一样有捷径,每天都是枯燥看,枯燥的练,枯燥的写,哪有什么捷径,都是365天无数的重复而已。
公众号没有捷径,选品也没有,亚马逊创业也没有捷径,生活也是一样,当你试图走捷径的时候,你就会陷入一个焦虑,无助的怪圈,那有什么运气,不过是努力之后的水到渠成。
07,一定要有敏锐商业的嗅觉
创业需要踏踏实实,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抓住一些机会,就是一定要有敏锐商业嗅觉,怎么说,这个东西是创业过程中,对于产品,对于亚马逊,对于赚钱的一个综合判断,我和大家说说我的经历
第一波机会,就是口罩
2020年创业,第一波机会出现在口罩产品,具体的细节我不想再重复了,但是确实通过口罩,我赚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第一个100W的启动资金。
第二波机会,运动产品
2020年后半段,亚马逊对于口罩的封号哪些,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就是做运动产品,不瞒大家说,运动产品,我们几乎都是自发货先做,出单了再去做到FBA产品,无论是大件还是小件,都是非常好出的
第三波机会,灭鼠先锋
2020年的圣诞节,做了一波,三个月大概出了10W个,那时候每条链接都很爆,而且成本又低,2020年完成了人生第一波原始积累,就是靠这三个产品。
这三次机会,都是我看到了事件性产品的缘故,自己能够通过这些产品看到一些机会,我经常在想人生可能再也不出现2020年那一波流量的机会了,也就是赚容易钱的机会。
我记得之前有个大佬说,2020年是上一个20年最难的一年,2020年是下一个20年机会最好的一年,经历过了2021年和2022年的开头,不知道大家是否对于这句话已经非常认同了,至少我已经真的而这样认为了。
2022年新的机会出现在哪里,你有没有这样商业嗅觉,其实今年夏天必定会迎来一波购物高潮,为什么呢,整体现在不景气,大家都压抑着购物的欲望,所以夏天绝对是一个好机会。
我把这个预测放这里,立贴为证,我们来一起等待下这个验证。
我们现在预备了几款夏季的产品,不过都是在自己熟悉的类目的产品,按道理来说,应该不会太差的,根据调研的结果来说
现在相当于抄底的时候,夏季应该可以抛盘回本的。
08,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模式
自发货
精铺
小蓝海产品
季节性产品
高中低客单价
标品非标品
竞争大小
门槛高低
独款
以上这几点都是我们在做亚马逊的时候需要考虑的,这些产品的排列组合得到的运营方式,供应链,以及选品的底层逻辑都是不一样的。
这些底层逻辑一定想清楚以后,找到适合自己资源的产品模式
自发货产品为什么铺了链接会出单
精铺为什么不测评不打广告的FBA能够出单
小蓝海产品有没有那种低竞争,高销量的产品
季节性产品如何提前发现趋势产品
非标品如何看款,如何备货,资金如何分配
竞争大的产品是不是一定就不能做
以下的能力
1,产品能力
2,运营能力
3,现金流掌控能力
4,供应链能力
5,事件处理能力
亚马逊创业成功,我个人认为需要具备这五个能力的,很多人在对比的时候,常常会感觉别人不如他,就是感觉运营方面大家不如他,但是其实他忽略一个东西,就是下面五项能力串联起来的能力。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几项能力是需要相互能够走通的,很多人看起来运营50分,现金流50分,处理事情能力50分,但是别人产品能力90,供应链能力90分,也就是说几乎不需要任何运营技巧,产品,运营,现金流,供应链就能够跑起来一个闭环,就可以创业成功了。
我们现在创业里面很多人就是运营能力70分,但是其他各项的能力都是30分,所以常常就是感觉亚马逊知识,自己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甚至超过很多人,为什么隔壁的王阿姨,工厂的李大爷都能做成功,而我天赋异禀,还是一事无成,原因就是在这里。
1,少跟失败的人交流,因为他们整个链条没跑通过
之前我认识一个工厂老板,看起来对于亚马逊什么都懂,产品,运营,供应链,资本,以及突发处理事情的能力看起都是30分,说的头头是道,但是亚马逊一年亏了200多万,就是虽然这些能力,在一些不懂行的人面前,说起来很容易,但是串起来赚钱是很难的,没有1~2年的磨合根本做不了。
以前他经常跟我说,亚马逊就是刷起来的,确实他也是这样做的,可惜只有一个账号,刷死了,100多万的库存压在了海外,全部死了,后面好不容易弄了多账号来弄,2021年也是刷,品牌关联,也全部挂了,200多万打了水漂,没有大麦的命,患了大麦的病,整个链条跑不起来,每个环节都有问题,根本做不了。
现在逢人就说亚马逊不好做,亚马逊有多么坑爹,亚马逊有多么不近人情,申诉的几乎都不给,钱货两空。
2,多跟有结果的人交流,你会发现他们身上可取之处太多了。
同样是一个做工厂的老板,他的思路非常清晰,定位非常精准,他们公司就是做线路板加工的,他们就是做现在加工细分类的产品,竞争小,运营能力要求低,产品开模容易,供应链压货多,他们主要做加拿大和日本,一年可以做5000-6000W,工厂三个人做,他和两个侄女一起做的,三个人都是小白出身,很多基本的广告打法和测评基本都不会,但是就会开一点自动和广泛,一天1000多单。
上次聚会的时候,谈到一个事情,为什么他们不做工厂以外的产品。
1,产品竞争和市场,他们把握不准,不知道自己的运营能不能适应这个节奏,所以不敢贸然进一个新市场
2,产品方面,他们对于现有的产品,革新,改款,改模具,非常得心应手,成本控制,产品趋势控制能够做到行业里面先知。
3,备货以及运营节奏的适应,备货可以自己控制,运营手法几乎没有太多要改变的。
今年开拓了欧洲,沃尔玛,虾皮,据说冲击一个亿的销售额,你能想象三个运营,还不是非常厉害那种运营,能够做到这个体量,也是刷新了我的认知。
这就让我想起来了以前学习好的同学,那些能够考上重本的同学,都不是异常聪明的同学,但是都是各科均衡发展的同学,踏踏实实,当然某些方面可能达到100分,甚至120分,但是没有一科是非常低的,反而那些数学和物理非常厉害的大佬级别的人,经常总分都是二本左右徘徊。
那你现在知道为什么,创业过程中,看起来那些不如你聪明的人,可以创业成功的原因了吧。
最后祝大家都能创业成功,一起来搞事情
关注我的公众号:
关注我的视频号:
加我的微信,一起来讨论创业选品群
产品群火热讨论中
如果你有任何产品开发的事情,我们建了一个免费的产品开发讨论群,不需要任何套路,加我扣1我就可以拉你入群(服务商暂时不接受进群)可以一起讨论下,不过我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来聊天,欢迎各位的加入,我对此有最终解释权。
如果你想了解任何一种产品开发的模式,我这里有一些专业的产品开发群,也是免费的,但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服务商暂时不接受进群)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加我,拉你进各种专业产品讨论群,但是每个人限制加一个群,我对此有最终解释权。
服务商推荐:
无涯推荐的站外推广,先出单再付费,不出单不付费
高价回收库存,海外仓周转,五年专业经验
专注美国卡派服务,解决亚马逊入仓困难问题
专注于美国FBA空运海运卡派,最快3-5天签收
专注亚马逊产品拍摄精修,渲染建模一体化工作室,出图快,质量可靠
亚马逊SPN官方服务商,专注跨境物流17年
原创不易
帮忙点个赞和再看,或者转发就感激不尽
让我有动力写出更多干货
爱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