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 5 月 10th, 2025

在大海上漂浮的集装箱,对于很多人来说,似乎是一个难得的财富机会。

毕竟,集装箱里装的货物往往价值不菲,只要将其打捞上来并出售,似乎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然而,现实却远非如此简单。

在海里捡到货轮掉落的集装箱,不仅不会赚钱,反而却还会亏钱,就算是货轮船长,看到集装箱掉落,同样也不会去打捞,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打捞集装箱真赚钱吗?

据世界航运理事会调查,过去三年里,平均每年有1383个集装箱掉入海中。

这一数字虽仅占全球每年约2.26亿个集装箱出货量的极小比例(约0.0006%),但背后涉及的损失却不容小觑。

2013年,东海兴泰5号货轮在遭遇特大风浪后沉没,船上装载的217只集装箱中,仅有3只被成功打捞。

这次打捞行动耗资高达244万元,而获救货物的总价值仅为40余万元。

显然,这是一笔赔本的买卖。

尽管打捞公司最终通过法律途径获得了20万元的救助费用,但这远不足以弥补其实际损失。

这并不是个例。

2019年,一艘中国货轮在菲律宾附近海域发生倾覆,数十个集装箱掉入海中。当地渔民尝试打捞这些集装箱,结果却因高昂的打捞费用和损坏的货物而放弃了这一尝试。

最终,这些集装箱要么被沉入海底,要么被自然风化,打捞者却没能从中获益。

在海上进行打捞操作涉及到专用设备、专业团队以及复杂的后勤保障,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即便能够成功打捞上来,集装箱内的货物可能已经因长时间的海水浸泡而损坏,甚至完全变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打捞集装箱的代价往往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

打捞集装箱的法律风险

除了高昂的打捞成本,打捞集装箱还涉及到复杂的法律问题。

海上的集装箱并非无主之物,它们依然属于原货主或保险公司。根据国际海事法,捡拾海上漂流物品需要向相关部门报告,并且在某些情况下,打捞者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给原所有者。

否则,这一行为将被视为非法行为,可能会面临法律诉讼。

更重要的是,很多货物在保险公司投保后,保险公司会对其进行赔偿。

即使集装箱被打捞上来,其所有权也不属于打捞者,而是归保险公司所有。换句话说,打捞者不仅不能获利,反而可能因为非法打捞而面临诉讼或罚款。

打捞集装箱并不简单

在大海中打捞集装箱还面临着海洋环境的巨大挑战。

海上风浪不定,打捞过程中的危险性极高。更为严重的是,一些集装箱可能装载了危险品或有毒物质,一旦泄漏,会对打捞者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

海洋中的集装箱漂浮位置常常随洋流而变动,同样会增加打捞难度。一些集装箱可能会沉入海底,打捞起来更加困难且成本高昂。

此外,长时间漂浮在海上的集装箱可能会在打捞过程中破裂,导致货物散落,这不仅加大了打捞难度,还增加了环境污染的风险。

写在最后

基于此,打捞海上漂浮的集装箱,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简单和有利可图。

高昂的打捞成本、复杂的法律问题以及不可预测的海洋风险,都会让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变得异常艰难。即使能够打捞成功,最终的回报也往往难以弥补投入的巨额成本。

因此,即便是在风平浪静的海上,货轮的船长在看到集装箱掉落后,通常也不会选择打捞。

更多的人则在了解了背后的风险和代价后,放弃了这一看似诱人的机会……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