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南通市崇川区幸福街道花桥社区认真贯彻落实党员冬训工作要求,制定打卡行动,依托“理论”“服务”“实境”“移动”等个性化课堂,开展系列特色活动,积极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冬训工作实效,推动冬训走新更走“心”。

金色理论课堂,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幸福街道花桥社区坚持把专题学习作为提升冬训时效的首要环节,组织全体社区党员参加冬训工作动员部署会、聆听党支部书记冬训“第一课”;围绕冬训学习专题,开展多种形式集中学习活动。坚持群众在哪儿,“理论课堂”就搬到哪儿,将冬训课堂搬到温室大棚、葡萄架下、生产车间、建筑工地等等,满足个性化学习。通过为年纪较大、行动不便的老党员提供“送学上门”服务,向老人详细解读书中的相关内容,加强老党员学习实效,让上了年纪的党员们在理论学习教育上“不掉队”。同时通过“幸福之声”广播小喇叭播放理论小知识,与南通广播电视台联动开展冬训直播,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千家万户。花桥社区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党员微信群等载体,让理论课堂学习氛围“浓”起来,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和持久化。

绿色志愿服务,彰显为民服务初心
今年冬训以来,幸福街道花桥社区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党员冬训深度结合,让基层党员在志愿服务中书写“冬训答卷”。结合党建项目对于“四无”小区建设的要求,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参与到小区环境整治中,建立便民疏导点,把文明意识、环保观念传播到辖区各个角落。围绕群众反映的民生所需,深入开展困难党员慰问、特殊家庭关爱行动、卫生健康知识讲座、老年人防诈骗、家庭用电用火安全宣传等志愿服务,把服务真正落实到群众身上,解决群众问题,将党员冬训激发出的热情干劲转化成志愿服务的动力,让“民所呼”变为“我所应”,倾听民声“聆”距离,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冬训精神内涵。把党员冬训融入文化节日活动,在春节和元旦期间,开展传统文化宣传及灯笼制作、猜灯谜等活动;植树节期间,联合党员群众给小区进行缺绿补植,让党员冬训在寓教于乐中接地气更具人气,在“学”“践”上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红色实境课堂,厚植革命精神延续
一直以来,幸福街道花桥社区创新党员冬训形式,以党员冬训为抓手,通过参观党史教育馆、打造冬训红色研学路线等,推动理论宣讲“活”起来,激励党员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文旅研学路线中的“奇妙农场”党史馆一站,党员们随着讲解员的引领,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至今的峥嵘历史,激励了以实际行动履行初心与使命的决心。此外,组织党员群众观看红色电影《八佰》《满江红》,重温红色经典,汲取奋进力量,传播红色文化。将党员冬训与“全民阅读春风行动”同步推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企业学习教育阵地等,围绕传承红色经典、弘扬传统文化、讲好红色故事等主题,引导党员群众在书香和交流中感悟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夯实党员教育基础,助推党员冬训全覆盖,让党员冬训更加活力四射。

银色移动课堂,感受发展先锋力量
为调动广大党员群众学习的热情与参与度,让冬训学习更加直观化、互动化、实效化,提高冬训工作效果,幸福街道花桥社区制定文旅研学路线、企业展示馆参观等联合支部活动。在南通火车站内,00后党员通过视频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之种迎风飘扬;在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党员先锋服务岗亭,参加了党的二十大知识竞答,在趣味游玩中学到了理论知识;在飞悦农业了解了现代化农业技术与葡萄种植技术,增长见闻的同时提高理论水平。在通城电建企业展示馆内,见证了通城的“初创十年、奋斗十年、飞越五年到现在的创新在路上”的事迹,见识了郑州水患、党员先行、抢修电路的风采。花桥社区依托党员冬训串起了资源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激发活力,增进了社企“学”“干”相融、资源联动。
下一步,幸福街道将继续探索冬训新形式,切实把冬训成效转化为思想教育、为民服务、激发干劲的自觉行动,增强冬训的吸引力、感召力和教育效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通讯员 张鹭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