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甲流依然处于流行阶段。不少孩子都出现了高热的症状。
很多家长会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给孩子退烧。其中,用“酒精擦拭”是一个十分传统的退烧方法,老一辈人常常使用。
然而,近日广东深圳一名4岁女童反复高烧,父母在多次用75%酒精为孩子擦拭和湿敷后,孩子出现了急性酒精中毒,被送入重症监护室。
孩子发烧了,到底能不能使用酒精擦拭来退烧?正确的物理降温方式又是什么呢?
01 擦酒精到底能不能退烧?
首先,酒精擦拭确实可以退烧。它的原理是通过酒精蒸发带走皮肤热量来帮助退烧。
但这种方法存在两个问题:
1、使用酒精擦拭皮肤有一定的风险
因为酒精渗入皮肤可能会引发急性酒精中毒,特别是儿童皮肤比较薄,就更容易吸收酒精。所以大人可以尝试用酒精退烧的方法,但不建议给孩子使用。
此外,正确使用酒精退烧的方法是:将浓度为30%的酒精倒在纱布或棉球上,然后轻轻擦拭前额、颈部两侧、胸部、腋窝、手脚心等部位,注意不能直接将酒精倒在皮肤上。
2、擦酒精退烧治标不治本
通过擦拭酒精的方式来降温,只能将皮肤表层部分的热量散发出去,但对整体身体的热量并没有太大作用。因此,这种方法也仅仅可作为救急使用。
02 孩子发烧,最有效的退烧方法是什么?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孩子发烧会首先选择物理降温,觉得这种方法不像吃药一样会有副作用。
但实际上,随着指南的不断更新,针对儿童发热的处理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着。
当前最新的观点认为:儿童发热(不超过39°C)不必过度紧张,只要孩子精神状态好,通常无需处理,只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就可以了。
如果确实需要退烧,首选还是药物退烧。
根据2016年《中国0-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标准版)》建议:
≥2月龄,肛温≥39°C(腋温38.2°C,口温38.5°C),或因发热出现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低热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2次用药最短间隔是6小时。
≥6月龄,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都可以使用。
03 正确的物理降温方式有哪些?
物理降温的方式,可以在没有退烧药的情况下使用。
如果孩子体温过高(超过40°C)或高热时间持续过长,也可使用药物配合物理降温的方式来降低孩子的核心体温。
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最稳妥的做法是:
1、适当减少孩子的衣物和被子
这样有利于孩子身体正常散热,切忌给孩子捂汗!切忌给孩子捂汗!切忌给孩子捂汗!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捂汗不仅不利于退烧,还有可能加重发烧症状,严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2、降低室温
如果家中有空调,可适当调低室温1~2度,以体感舒适为原则;或是打开窗户,增加空气流通。
这个时候,不必担心孩子会着凉,更低的室温反而会让发烧的孩子感觉到舒适。
3、多喝水
除了多让孩子喝白开水,家长也应注意钠、钾盐等微量元素的摄入,可适当补充“口服补液盐”或者淡盐水。
04 这种物理降温方式,可酌情使用
其实,说起物理降温,洗个温水澡或是用温水擦浴应该是大家最常用的方法了。
但为什么建议大家酌情使用呢?
因为有时候温水擦浴也可能造成孩子寒战增加,让孩子产生不适感。
尤其对于还不会说话的孩子,泡澡的过程会消耗孩子的体力,容易导致虚脱,我们成年人所认为的“舒适”,未必真的能让孩子感觉“舒适”。
所以,给孩子退烧,家长们可以优先使用药物降温的方式。如果选择物理降温,则要以孩子的舒适感为主,可不要为了降温,把孩子折腾得更加难受了。
最后,需要提醒家长们的是,如果孩子出现了呼吸困恼、惊厥、严重呕吐、持续高热不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6,11(2):81-96.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