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 7 月 11th, 2025

  News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8日午间消息,亚马逊今天发布了该公司的2023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亚马逊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1273.58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164.44亿美元相比增长9%,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11%;净利润为31.72亿美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38.44亿美元;每股摊薄收益为0.31美元,上年同期的每股摊薄亏损为0.38美元。

  详见:亚马逊第一季度营收1273.58亿美元 同比扭亏为盈

  财报发布后,亚马逊CEO安迪·贾西(Andy Jassy)和CFO布莱恩·奥萨维斯基(Brian Olsavsky)回答了投资者提问。 

  摩根大通分析师Doug Anmuth:安迪,你谈了很多关于持续优化的话题,可否请你介绍一下目前亚马逊AWS云服务在优化方面的进展?相比预期还有多大的距离?

  另外,管理层提到公司整体资本支出在2023年会出现下降,请问分别来看,零售业务和云业务的资本支出情况是怎样的?公司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型语言模型相关业务的资本支出会有什么变化?

  布莱恩·奥萨维斯基:我们去年的资本支出是590亿,核心履约和运输方面同比支出是减少的,云业务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是增加的,你提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型语言模型相关业务的资本支出也是增加的,核心履约和运输方面的支出一部分转移到云业务上,整体看,今年公司的资本支出会出现同比下降。

  安迪·贾西: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很难具体描述我们所处的阶段,我们从客户交流的过程中得知,他们对于经济情况也保持适当的谨慎,也同包括亚马逊在内的大多数公司一样在努力节省开支。我们同合作伙伴之间存在长期的业务关系,对于业务的优化也不限于一个季度或一年,我们的努力是为了实现客户的长期成功,希望这种合作关系是长存的。我们愿意同客户一道投入时间与精力,思考更为明智,而非短期的成本优化和规模调整方式。

  我想强调的是,云业务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伴随客户业务的增长而实现平顺地扩展,而一旦需求减少,也可以将其返还给我们,并停止为其付费。相比而言,本地部署并不能实现这样的平顺转换,我们也正在努力帮助客户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也向客户非常明确地传达,在技术或云服务方面的支出减少,并不是为了降低成本,而是调整业务发展的优先顺序,并重新分配资源,有助于打造新的客户体验。亚马逊所打造的多个项目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调整资源投入,发展优先度和重新定义,然后才能真正实施,在这些方面我们同客户有仔细而紧密地合作。

  另外,云服务市场的增长空间还非常大,超过90%的全球IT支出仍然还花在本地部署上,如果这个比例出现反转,将成为云市场增长的巨大推动力。很多朋友也还不太清楚,伴随大型语言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所产生的,非消费相关的云业务体量,以及未来的市场前景,这些新事物意味着客户体验的革新和重构,我认为由此产生的消费都会流向云服务。

  高盛分析师Eric Sheridan:管理层在致股东信和此前多次财报会中提到了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运营效率,以及重返疫情前利润率水平和消化在疫情期间所产生的多余产能的可能性,可否谈谈目前利润率努力目标方面的进展?以及未来一两年如何实现盈利能力增长和推动业务增长的平衡?

  布莱恩·奥萨维斯基:在恢复疫情前成本结构方面,我们一直在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扎实的进展,安迪谈了关于我们在运营和运营分区方面的努力,我们认真审视了过去6-9个月内所从事的所有业务,并做了相应调整,但是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尤其是运营利润率方面。

  比如在北美市场,一季度的运营利润率1.02%,疫情前可以达到4%-6%的水平,调整恢复的空间还很大,可以实现增长的因素也很多,包括,为实现未来增长而进行的投资,还有我们运营团队努力实现的核心盈利和成本结构。我们注重的不断取得进展,努力经营,未来反弹之路可不止一两个季度。

  安迪·贾西:我想补充的是,我们对所有业务都进行了细致的审视,包括我们的业务规模,我们在业务方面的运营效率和运营利润率的改善,我认为各个业务都在努力地推动效率的提升。如布莱恩所言,我们在履约成本和业务方面取得了非常不错的进展。

  颇为令人鼓舞的是,在过去6-9月中,受益于业务的增长,履约网络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履约中心数量翻倍,在过去一两年的时间里,我们打造了同UPS公司规模相若的最后一英里运输网络,这一切都是团队努力的结果。

  当然也是由于履约网络的变化,过去我们采取的运营方式所产生的效率大大地下降,这也是我们采用分区运营的一部分原因,也促使了我们过去6-9月中重新评估所有运营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前所未见的机会。在运营利润率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的问题上,我们非常乐观,而且我认为如果能利用好这些机会,未来还有向上的趋势。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Brian Nowak:安迪,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是你谈到了亚马逊云服务可以从人工智能和大型语言模型的长期发展中获得增长机会,我也听到很多关于亚马逊云在这些方面具备竞争优势的讨论,所以可否请你谈谈,同竞争对手相比,我们在云服务和人工智能工具方面具备哪些差异化优势?

  第二个问题关于Echo智能音箱和Alexa智能助理服务,随着部分大型语言模型的快速发展,人工神经网络似乎已经不再是技术的前沿领域,你如何看待未来Echo和Alexa业务的投资重点?相关的资本投资回报率如何?

  安迪·贾西:谈到机器学习,亚马逊对于该领域的巨大投资已经持续超过25年,其影响深植于我们的各个业务——赋能个性化电商推荐,驱动履约中心运营,无人商店、无人机配送服务和Alexa都用到了机器学习,此外亚马逊云上运用了最为广泛的机器学习功能。

  大型语言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力在过去6-9个月左右的时间开始引起广泛注意,但这些工具的存在已经有很长时间,他们目前的规模和服务质量提供了大幅优化用户体验的机会。

  这个领域的发展还处于早期,但亚马逊在大型语言模型上的投资已经持续多年,而且投资规模非常大,我想分三个宏观领域来谈。

  第一个层面,大型语言模型的基础是计算,计算的关键是芯片,目前来看,芯片,尤其是可以通过优化来实现此类工作计算载荷的GPU,价格昂贵且很难获得,因此扩容面临压力。亚马逊云在设计机器学习芯片领域的努力行之有年,已经成功打造出一款适合机器学习的专用芯片,并将其命名“Trainium”,运用于Inferentia加速器的推算和预测。

  现实是,很多公司将大部分时间和资金花在训练上,但随着这些模型逐步转向生产,通过APP实现,所有的支出都将用在推算上,所以两者都很重要。我们刚刚发布了Trainium和Inferentia第二版,用户能从这款芯片上得到差异化的价格和优质性能,我们认为未来非常多的机器学习推算会在亚马逊云上进行。

  其次,模型训练,完成推算都是必要的,也需要打造模型,我们观察市场上比较领先的几款大型语言模型,其打造都花了很多年的时间,而且投资巨大,愿意投入时间和资本的公司并不多,而亚马逊就是其中之一。

  大多数公司真正需要的,也是他们传递给亚马逊云的信息是,他们希望使用其中的一个基础模型,助力其实现自有数据的客制化能力,满足自身和客户体验需求,他们希望这种方式的合作能够避免向广泛使用的一般模型泄露其独有IP,这就是我们刚刚于前两周发布Bedrock托管服务的意义所在。

  客户可以通过Bedrock来运行亚马逊的Titan基础模型,也可以运行包括AI21、Anthropic和Stability AI在内的其他领先大型语言模型,基于其使用目的来进行客制化,能够满足与使用亚马逊云其他应用同样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标准,这对于客户而言有很大的吸引力。

  第三个层面是建构于这些大型语言模型之上的应用,ChatGPT是一个利用大型语言模型打造产品的优质案例,我们也会自己做一些应用,比如我们认为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最具吸引力的应用是那些能够协助开发者更高效编程的应用。

  我们将产品命名为CodeWhisperer,目前已经普遍可用,可以帮助开发者接入自然语言,比如你发出指令“我想建一个视频网站”,CodeWhisperer就可以为你呈现你所需的代码,需要使用的开发工具,然后付诸实施,这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将极大帮助开发者节省编程时间。

  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我在第一个层面中提到了,亚马逊的所有业务都将建构于大型语言模型之上,为的是实现用户体验的革新式发展,未来会应用于我们所有的业务,门店,,终端产品和娱乐服务中。

  你提到的问题就是同终端产品相关,也是其中之一。大家非常关心Alexa产品,我经常提到说,如果我们只是做一款智能音箱的话,投入会小得多,但我们的愿景不止于此,我们希望打造世界上最好的个人助理,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涉及诸多领域,是一项非常广泛的服务,但大型语言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将加速这一目标的实现。

  Alexa的起点很好,拥有数亿的终端用户,服务他们的娱乐,购物,智能家居,信息搜索需求和其他第三方生态系统,我们将不断扩大Alexa所使用的大型语言模型,提升其通用度和服务能力,助力实现我们打造世界最佳个人助理的目标。

  Baird分析师Colin Sebastian:公司国际业务的营收和利润率增幅都有所加快,可否请管理层谈谈哪些部门出现了改善?

  另外,对于包括生鲜门店在内的公司实体店业务,在货品策略优化方面有哪些新的进展可以介绍?针对不同门店的策略有何不同?

  安迪·贾西:我们确实看到了增速的加快,按不变汇率计算,一季度国际业务营收增幅达到9%,而去年四季度为5%。经济形势开始稳定,尤其是在我们扎根多年的欧洲市场,消费信心不断增加,通胀率下降,有些方面在北美市场也有同样的现象,不过没有在一季度营收增速方面体现。

  在利润率方面,公司的亏损率下降,营收增长起到了一定作用,还有就是在部分投资上的缩减,其中大多都是在北美市场,还有部分是涉及全球市场的国际业务,这些举措提升了运营效率。

  需要提醒大家的一点是,国际业务包含我们深耕多年的市场,这些市场我们已经实现盈利,同北美市场有些类似,只是在发展阶段上稍早,盈利水平将继续上升,在这些地区也已经推出Prime会员服务,并且其利润贡献北美市场出现更为提前,所以我们是满意的。

  公司在新兴市场的业务规模也很大,过去5年,我们的业务推展到了10个新市场。回顾北美市场的发展,我们用了9年时间实现盈亏平衡,海外市场的曲线大致相同,但海外市场有一些特有的挑战,比如支付方式的欠缺,良好基础设施的不足,尤其是交通和互联网基础设施,所以海外市场亚马逊服务使用率的增长可能会慢一些,但我们感觉业务的成长还是可以的。

  他们对于服务特性的要求同北美市场也是相一致的,比如价格的挑选和便利度都是最为核心的关注点,我们对于Prime流媒体服务在新兴市场的整体使用率,流量和用户获取都是非常满意的。我们还将继续优化成本结构,按照不同地区的业务发展情况,推进业务增长。

  关于生鲜门店的问题,我们继续取得进展,该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已经初具规模,我们所售卖的货品类型同25,30年前的业者区别不大——不需要控温的产品,主要是罐装货品,包装食品,纸制品,宠物产品,个人护理,健康,美容和各类消费品。而在目前的消费环境下,消费者对于支出都非常谨慎,都希望对比并找到合适的价格,消费品的需求依然非常强劲。

  我们的门店服务覆盖更为广泛的消费者,门店数量也在增长,因为消费者还是更愿意到实体店购物。我们进行了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全食超市,引领了有机生鲜零售领域,增长还非常不错,过去一年中我们做了一系列的挑战,推动该业务盈利能力的提升。

  我们需要提供更多的实体零售服务来满足消费者需求,也因此在几年前推出了亚马逊新鲜超市,我们的很多想法付诸实验,但对于该业务的最终模式和发展理念还没有最终确定,希望今年能够确定下来。实体门店业务的增长潜力很大,我们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零售食品和服务。

  美银美林分析师Justin Post:亚马逊云业务在二季度哪些部门表现会比较突出?公司去年二季度的业绩非常好,今年二季度会否呈现类似表现?

  另外,安迪,你在致股东信中强调了对于医疗和Kuiper卫星网络的投资,为什么是这两个领域?可否请你谈谈公司在这个业务上的大额投资?对于零售利润率结构有什么影响?

  布莱恩·奥萨维斯基:关于亚马逊云的问题,我想安迪介绍得比较详细,包括客户的情况,哪些工作载荷出现减少,以及服务合同即将到期用户的续约情况、未来规划,所以我们对于未来该业务的增长抱有强烈的信心,我们眼下的工作也为客户节省了开支。二季度相比一季度的增长变化不会太明显,我们还是需要了解客户预算缩减和增加的领域,帮助他们挑选更为合适的产品,协助其规划。

  安迪·贾西:是的,我在年度致信中特别提到了健康和Kuiper卫星网络,提到他们的原因是希望为大家解释我是如何看待投资的,以及我们是如何看待公司所做的大额投资决定。

  我在信中提到了几个方面,比如项目是否成功,这些投资是否能够改善资本投资回报率,我们所选定的方向是否已经出现市场饱和,我们的差异化优势体现在哪里,我们是否对于公司从事该业务抱有信心,以及如果没有,如何获得达到,我们希望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很好地回答,如果可以,我们就可以投资。

  有些满足条件的投资比较直截了当,我谈到了门店业务的品类拓展和国际拓展,还有一些方兴未艾但未来前景很好的零售部门,比如生鲜,Buy with Prime服务,即允许亚马逊Prime会员直接从第三方商家的在线商店购物,借此提升商家的营收转化率,并且消费者可以享受Prime会员的快速递送服务。

  我所指的其他一些投资可能是人们不会马上想到的业务,比如亚马逊云就是很好的例子,2003年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显得与众不同,而且公司内部和外部的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想法有点疯狂。

  我在信中谈到了两个例子,当然我可以再挑几个,不过限于篇幅,我只选了两个,都是我们抱有坚定投资信念的项目。关于健康服务,它符合我在前面设定的进行大额投资标准,健康产业的规模有几万亿美元,而且细分市场很多,在美国市场尤其如此,其他地区可能还稍微没这么明显,我们采取了差异化的发展模式来保证业务的成功。

  消费者多年来一直希望亚马逊能开药房,药房其实是我们零售业务的自然延伸,我在2020年时推出该业务,而且成长势头非常不错,我们能做的东西很多,比如有些喜欢我们药房服务的消费者会说,真希望亚马逊能为我们提供更为广泛的健康护理体验,如果真的想尝试具有意义的消费者体验改变,那么初级保健护理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过去几十年来的看病体验其实一直都不好,不好到可能让以后的孙辈听起来难以置信——首先要提前预约,有时甚至要提前一个月预约,开车20分钟去看医生,停好车进医院,在前台等20分钟,然后进入诊室,等10分钟医生才进来,医生给你看5分钟病,给你开药,然后你再开20分钟车去拿药。看病的体验简直没有道理可言,也不应该是这样。

  我们在推出Amazon Care远程医疗服务之后,受欢迎的程度超乎想象,他们对于该服务的简化效果非常满意,不过最终我们决定,该经营模式存在问题。

  后来我们遇到了初级保健诊所服务One Medical,他们的数字APP非常具有吸引力,可以通过聊天或者视频同医师交谈,如果一定需要到实体医疗机构就诊,他们在全国也有很多诊所,可以实现当天或者隔天的预约就诊,在不同城市,One Medical也与当地的医疗专家保持合作关系,有助于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如果需要购药,亚马逊药房或者第三方服务可以自动安排递送,我们的合作提供了非常不一样的,也认为有机会取得成功,也有机会在其他领域取得成功。

  我也简单谈谈Kuiper,我们的投资非常大。今天,还有几亿户家庭,企业和政府实体使用互联网受限,或者根本没有联网,你可以想象没有互联网我们能做什么,而联网被很多人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有了网络,用户可以在线上课,开办企业,观看娱乐内容,或者网上购物。对于商家和政府而言,联网意味着能够实现更为平顺的施策,网络有与没有大不同。我们认为该业务未来成长潜力巨大,我们已经发布了关于该业务的部分信息,以及我们的一些设计思路,相信一定会收到用户的欢迎。(天恒)

炒股开户享福利,送投顾服务60天体验权,一对一指导服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News财经APP

责任编辑:刘明亮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