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 7 月 11th, 2025

题目已改,之前是「尊重知识产权很真的很困难吗?」

============正文=============

先说正版盗版区别,一般盗版是说未经权利人许可复制其作品的侵权行为,以及复制出来的作品。盗版其实不是很严格的用语,我国著作权法并没有用「盗版」这个词。现在商标领域的山寨(产品)也常常被称作盗版,专利领域也是。比如盗版香奈儿、盗版药。

再来回答标题的问题。「如何看待」,没啥可说的,图里的这人言语比较幼稚。关键说一下「尊重知识产权很真的很困难吗?」

先破再立,先反对其他几位的答案。答主马文彬先生说「绝大多数人是知识产权的消费者,而不是创造者,最少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是知识产权的受益者。」恰恰相反,绝大多数人都是知识产权的创造者、权利人——在知乎上回答过问题吗?发过微博吗?这些都受版权法保护。再者,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同样是知识产权的「受害者」。大道理说多了没意思,直接举例好了。很多人说美国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得好,所以人家发达,因果关系正好反了。美国在18xx年还不发达的时候拒绝了欧洲佬的「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在198x年才加入。没错,美国在落后的时候很少保护知识产权,相反利用没有知识产权的机会大量从比他发达的欧洲合法地引入/抄袭/借鉴(都一个意思)欧洲的文化和技术;在崛起之后,通过WTO(这个不成功所以后来才有了TRIPS)和TRIPS强迫第三世界接受知识产权制度,避免他们也能和美国一样通过免费学习发达国家赶超上来。简言之,过河拆桥。所以,在道义上,美国佬没资格要求第三世界尊重他们的知识产权,其他发达国家也没有,毕竟谁没有落后、学习他国的时候?当然我这里说的比较浅薄,具体可以看这个外国人写的,他还提到了经济学上的一些问题。https://www.quora.com/Is-it-immoral-for-people-in-developing-countries-to-download-pirated-textbooks-from-free-online-libraries/answer/Eivind-Kj%C3%B8rstad 我粗略扫了一眼,quora上的这个问题(发展中国家下载盗版电子课本是否不道德)下面的答案中,即使老外也多数主张「为了知识而侵犯版权不算不道德」!!

下一个问题是在中国一国之内,我们是否需要尊重自己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制度是否对中国的发展有利。答主阿庆先生说「现阶段尊重知识产权确实很难」。我同意,原因是在中国寻找和下载盗版资源的成本很低,非商用的盗版行为几乎没有违法成本,剩下的就是找盗版资源的时间成本了。他又说「但是我们应该相信尊重知识产权是对的,应该推动社会尊重知识产权。」切分开来看看吧。

知识产权3大块组成,专利、版权/著作权、反不正当竞争。其中有1.5块我觉得我们是一定需要的,反不正当竞争(商标、商业秘密等)和著作人身权(区别于著作财产权),法律不能纵容一个人把别人的书篡改得乱七八糟,或者说成是自己的作品。剩下专利和著作财产权。专利是我最擅长的一块,简单说专利制度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据统计,在1990年代末期的美国,也就是专利军备竞赛开始的时期,专利对于上市公司的净价值是负数!至于具体怎么回事有兴趣的移步如何看待小米从英特尔手中购买332件美国专利? – 知乎用户的回答。简言之,专利系统很难玩,美国人也玩不好;中国玩的好可以有,玩不好不如没有(当然美国人非要你有,你也不得不有……)。

最后是著作财产权,我只有些初步的想法,连自己都难以说服,它是好是坏大家自己判断。1、著作财产权最大的坏处是,它造成权利人对知识、信息的垄断。要知识,就给钱。于是:我没钱->我得不到知识->继续穷->…->长治久安的穷。权利人切断了我获取知识的渠道,从中获得的好处是0;而在价格歧视中的最优情况是,对不愿意出/出不起1分钱的人,白送给它看(假设边际成本为0),以赚取影响力。为了抵消知识垄断的坏处,国家、学校纷纷建起了图书馆,法律允许了二手图书的买卖和借阅(详见权利用尽_百度百科)。但依然有许多信息和知识因为这个垄断被锁进了箱子里,钥匙不用说自然是「钱」。典型的如美国学界的文献和专著,据说我们学校一年向LexisNexis支付数万美元;而即使没有著作财产权,美国教授们很显然还是会写,为了晋升和学术影响力。在数字化时代,这个问题尤为突出——以前没钱买你去借就是了,买二手的、旧版的也行;现在数字化了连借都没的借。2、著作财产权最大的好处是,刺激著作物的数量上升。很久很久以前,书是很贵很贵的,因为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人一笔一划抄写出来的。市场供小于求,大家都想看书,但生产速度缓慢。所以出版商只卖几本书(比如圣经)就可以了,反正需求大,都能卖得出去。突然有一天印刷机被发明了,印刷速度飞快,原有的那些书的市场上很快饱和了。再卖圣经没人要了,怎么办?卖新书。哪来?作者那来。那就保护作者的利益,从而增加作者群体的数量、增加他们的创作动力。著作财产权诞生了!时至今日,著作财产权依然很好的执行着这个目标,比如即使一个作者没什么才华,为了混口饭吃也会加入作者的行列;一个优秀的作者没什么灵感的时候,为了多卖点钱也可能「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样,作品的数量就会比没有著作财产权时多。3、很多人可能更关心著作财产权是否能提升作品质量。许多人认为是的,有钱就有艺术;金钱的刺激越多,产出的作品艺术价值越高。我也不是艺术家,我没法反驳,只是内心有些疑问。比如会不会有这种情况,我本来慢悠悠10年写一本完美的书,现在书能卖钱了,我就赶紧写,2年就写完1本(二八原则:20%的时间完成80%的质量),毕竟1本完美的书也卖不过5本不甚完美的书的总和;为了吸引读者,里面再加点无端的色情暴力,毕竟这年头阳春白雪=无人问津。再比如,我们以前有李白、杜甫、唐宋八大家;而今天在著作权的时代,我们好像没有能与其比肩的作家。再比如文森特·梵高最后几年的技艺越发炉火纯青,作品数量和质量都大增,但期间他非但没得到什么激励、反而深受精神疾病的折磨。所以我个人的感觉是,艺术这东西,光撒钱非但不能提高质量,还可能适得其反——灵感源于情感;而金钱非但难以激发灵感,反而容易让人麻木、不再多愁善感。

尊重知识产权还真的挺难,作为学这块的人,我也不确信自己用正版会给自己、社会带来多少好处。

==============题外话================

为了内容的完整性稍微提一下。如果废除了著作财产权:

1是著作财产权的替代模式,最简单的是奖励制度,对于作品只奖励金钱/名声,不给予垄断权利。其实现代已经存在类似的,像诺贝尔奖、征文竞赛等。这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经费;

2是软件、电影等高花费的东西,不给垄断权利可能会难以捞回成本。方案一是挪出著作权,在其他法律中保护。反正本来他们就不属于这一块,因为免得单独立法、省事才纳入著作权,毕竟著作权主文化,专利主产业;方案二是不保护,毕竟商人总能想出赚钱的办法的,不能因今天的眼光看明天的商业。20年前谁能想到,我用一家公司那么多产品和服务(google搜索、YouTube、Gmail、安卓系统、谷歌云端硬盘、谷歌拼音输入法)至今居然没支付过1毛钱;20年前的人看来,这就是强盗行径。昨天不可接受的行为在今天却理所当然;今天不可思议的事,明天同样会成为现实。明天如果我们没有了著作财产权的商业模式会怎样,我自然只能瞎猜,不过现在的一些现象倒是给我一些启示——软件业为例,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的开发者可以通过提供「服务」盈利,企业级客户需要定制、bug修复等服务。而自由软件的作者与其他服务提供者竞争时有先天的优势,这个优势就是他们创作和改良作品的动力。SAP、Oracle是企业级软件的老大和老二,虽然企业买他们的软件,但「服务者」常常是IBM、HAND一类的公司;SAP、Oracle表示,能卖软件干嘛去卖竞争更激烈的服务?(事实上他们也做服务,只是重心还是在卖软件。顺便一提,以前我就是在Oracle写这种软件的。)

最后如果著作财产权不好,为什么现在还在用这个制度?这个制度由发达国家强行推广向全世界,大的改革必然也要从他们那里开始。但他们没动力。即使这个制度对一个国家内部造成了伤害,只要从外国捞来的好处能抵消这个伤害,对于这个国家这就是一个好的制度。发达国家作为文化和技术输出国,从外国那捞来的好处自然不会少。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