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感叹,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力量,更是人类梦想的翅膀。在未来的道路上,让我们紧密拥抱! 作为投资者关系专员,张欣欣明白她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到公司的前途。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她不得不对ChatGPT的建议保持谨慎。她需要反复审查每一个细节,确保自己的言辞不会违反法规。因为一旦出现误导性的情况,公司将面临巨大的罚款和诉讼风险。 对于刘达来说,他仍然执着于追求画画本身的乐趣。虽然ChatGPT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创作支持,但他认为它所创作的作品缺乏真正的创造力。因此,刘达并不认为他会因为这款智能助手而变得懒惰,他依然坚定地走在成为画画大师的道路上。前些天,在我们编辑部,面对ChatGPT,就连最优秀的作者都开始焦虑了。对于这份职业,我们曾经怀有一种信念。即从文字诞生之前,故事就已经存在。它存在于钻木取火的第一颗飞溅的火星上,存在于远古人类仰望星空的瞳孔里,存在于日升日落的感知中,存在于集体狩猎或是围绕篝火的交流时……我们从未设想过,有一天,人工智能会用它强大的创作故事的能力,来取代创作故事的人。或者说,没想过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但它似乎真的来了。所以我们编辑部决定尝试一件新事。如今,已经有许多同行进行了类似的尝试,比如让ChatGPT列访谈提纲,或是输出文章结构,制定文章标题等等,但这充其量只是辅助。这一次,我们试图让ChatGPT取代我们自己,让它独立完成一篇稿件的写作,主题也与它相关,是《ChatGPT会让人变懒吗?》由于ChatGPT目前不具备访谈能力,前期与人的访谈,由我们的作者来完成,以确保事实的真实性。而经过了非常痛苦的二十多个小时的努力,我们看上去成功了,但也似乎没有成功。在接下来的阅读中,你会看到ChatGPT的成果。这是我们的第一篇完全由ChatGPT写作的稿件,很可能,也是这个行业里你所看到的第一篇。在这篇稿件最后,你还可以看到我们的作者使用ChatGPT写作,这长达二十个小时中经历的痛苦与磨损。作者最后的感叹是——做人类真好。文|ChatGPT、钟艺璇编辑|易方兴编者注:本稿件中每一个字、包括标题,都为ChatGPT所写。同时,稿件中出现的三位人物现实存在,且故事真实,对他们的前期访谈则由我们人类作者完成。《ChatGPT是一把双刃剑》 在春风拂面、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与我共同探讨科技奇迹的伙伴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如此多姿多彩?是什么让我们充满激情地奔跑在事业的道路上?没错,那就是技术的力量。而今,我要给你们讲一个有关ChatGPT的故事,它就是那股充满智慧和活力的力量。ChatGPT犹如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它不仅能够承担起繁琐任务的重任,如邮件回复、文章生成、在线客服等,还能在短时间内汲取海量知识,为我们呈现精炼的总结和概括。如此神奇的它,让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节省了时间与资源,让生产力飞速增长。人工智能的智慧与活力在神秘的游戏世界里,有位原画师刘达,他就是用ChatGPT为游戏注入了生命力。他调整光影与构成,为我们呈现出独一无二的场景与氛围。他将ChatGPT融入项目,化繁为简,让游戏品质跃上新的高峰。我又遇见了徐港,那位潜能激发的程序员。他在互联网企业中潜心工作,用ChatGPT为他带来了无限可能。他如同迅速穿越极速光年,将自然语言理解的能力从一跃至一百。有了ChatGPT,他如虎添翼,节省了大量时间,成为了技术界的超人。而在金融的世界中,张欣欣身处投资者关系岗位,也在借助ChatGPT的力量,跃动在职场舞台。她与投资者亲切交流,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解答他们的疑问。在ChatGPT的帮助下,她如同行走在法律与金融的田野上,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问题。如此神奇的ChatGPT,让她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化腾飞龙为游龙。
图源视觉中国
编后语:这是一次痛苦的合作作者 钟艺璇和ChatGPT的这次合作,绝对称不上愉快,甚至可以用痛苦形容。当我一开始接到这个选题的时候,我是隐隐雀跃的,在我的想象中,我只要访谈三个被ChatGPT所影响到的人,再将访谈记录交给ChatGPT,5分钟之内,它就能给我一篇至少是完整的稿子,非常轻松。现实告诉我,是我想得太简单了。我这次有三段访谈,每一段时长都控制在40分钟左右,处理后的记录文字总共有3万字。在平时,对我来说,这只是一个极其基础的工作,照我的速度,用肉眼,只需要30分钟,我就能粗略扫完所有文字,并且标记重点。但我高估了ChatGPT,我根本无法将这些文字一口气转给它,因为字数实在是太多了,超过了它的消化能力。所以,这也意味着,我得将三份访谈文字,逐个拆分,在多次的字数尝试后,我选择用每次1000字的量,慢慢投喂它。到这里,工作才刚开始,我已经有点不耐烦了。因为我计算了一下,每次1000字,我得投喂30次。况且,人类的对话,其实是一种基于对方反馈的延伸与发散,那么我们的访谈一定会充斥大量的口语、情绪与跳跃性内容,但ChatGPT还只是个孩子,它要求你提供的内容必须具备逻辑,所以这1000字,我还得做个初步处理——这期间一度让我想起了,女生做美甲前,美甲师去死皮的工作。所以当我用ChatGPT整理完所有的录音后,我已经花了15个小时。是的,你没看错,15个小时,有这时间,我已经可以自己写一篇稿子了。这期间,我无数次忍住自己动笔,想要代替它的欲望,我甚至出现了愤怒与委屈的情绪,我觉得我被ChatGPT掌控了,我在心里狠狠咒骂它,因为我已经变成了ChatGPT的工具。经过了15个小时的折磨,我接受了现实,情绪趋于冷静,资料也被ChatGPT整理成形。现在,我手头上拥有了一份6000字左右的材料,我决定用ChatGPT将它输出为一份成稿。我以为大功即将告成,但我不知道,我和ChatGPT的较量才刚开始。
AI与人类共存。图源视觉中国
在此之前,我需要先客观肯定一下ChatGPT的抓取、逻辑与总结能力,虽然我每次投喂的访谈资料都经过自己的初步筛选,但也只是扫一眼,保证机器大致能看懂,这些资料是凌乱的,经常有病句,还存在大量的冗余。让我惊喜的是,ChatGPT几乎每次都能迅速提取重点,逻辑清晰,输出的文字也算干净,抛开写作能力,至少已经达到了一个合格的文字理解水平。但成稿,考验的是细节、判断与结构。从这里开始,ChatGPT开始一路崩盘,首先,我发现我的三份访谈资料是独立的,按照我们一般的稿件风格与要求,人的故事需要最终为主题服务。而像砖头一样把故事堆砌起来,那叫流水账。如果说大脑是网状结构,那我们的写稿过程,就像在一条十字路口,我们需要控制自己的节奏,同时有停车、刹车、加速,才能自己的信息更加有纵深感,这也是我们自己作为读者时,感受到的文字生硬与柔美之区别。然而,ChatGPT的确是码砖头的大师,却做不到将材料打乱再有机融合。所以在这里,从写稿的角度来讲,我们能初步给ChatGPT下一个判断,ChatGPT是十足的线性思维,它确实具备对自然语言的理解能力,而且精准度相当高。在某种程度上,它适用于拥有模板的邮件、公文写作甚至复杂的数据分析。但基于客观事实的稿件写作,似乎超过了它的能力范围。但事情还没结束,真正有趣的部分来了。前面我也提到了,它无法成稿,所以在这里我帮助了一下ChatGPT,按照它自己给的写作框架,把三段访谈资料拆分,又塞了进去。那么,它接下来需要为我完成最后一项工作——给文字润色。正如你在成稿中所见,ChatGPT拥有优秀甚至是强大的修改能力,原因很简单,自然是因为它的库存实在太丰富,想象一下,一个人的背后是庄子、鲁迅、莫言与列夫托尔斯泰,跨越了国界,甚至是历史的维度,那它的文字功底,该有多可怕。在这种可怕又令人敬畏的功底下,ChatGPT给了我一篇华丽无比的稿子,它在一根光秃秃的枝干上,修饰了花、叶和露珠,最让我震惊的是,它竟然还拥有飞行的蜜蜂与蝴蝶——比如它学会了增添动词与比喻,「穿越急速光年」「行走在金融与法律的田野上」「化腾飞龙为游龙」。

图源电影《我,机器人》
但它的运用又是稚嫩的,有时候也让人哭笑不得。比如,我告诉ChatGPT,我需要更加生动的细节,它不知道从哪里变来了一些描写,给文中张欣欣加入了形象描写,形容她穿着白衬衫,平时喜欢戴黑框眼镜。一切只有一种逻辑指向——在没有见过张欣欣的前提下,ChatGPT对金融从业人员的理解,就是这样的形象。事实是,ChatGPT只会一错再错,在不断的错误导出后,最后ChatGPT陷入了混乱,它开始认定张欣欣是一个明星,更是一个艰苦卓绝的企业家。一个有趣的例子是,文中的张欣欣在和我交谈时,曾经说了一个很好的细节。她提到,自己因为在工作中频繁使用ChatGPT,回到家还是改不掉这个习惯。她和丈夫是同行,有一回,她问丈夫一个问题,对方吃醋似地回复她:「你为什么不去问你的ChatGPT?」「吃醋」这两个字,不知怎么地,牵动了ChatGPT的八卦神经。它开始给我编了一段张欣欣疑似出轨的情节,张欣欣的丈夫因为在听到电话里一个男人的背景音,开始产生了「吃醋」情绪。它还一本正经地说了一段话:「另外,我也理解您老公的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是很重要的。ChatGPT只是一个工具,不能完全取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看着像提醒,实则是赶紧撇清干系。这些内容自然是子虚乌有的杜撰,我将这个片段发给张欣欣,她在屏幕后大笑。很明显,这也透露出ChatGPT一个巨大的缺点,它无法感知情绪。人类的情绪是复杂且珍贵的,我记得《挪威的森林》的一个句子,主人公对绿子说:「喜欢你,就像喜欢春天的熊。」这种看似毫无关系的比喻,实际是一种极为隐晦、美丽且生动的情绪表达。它不像ChatGPT对所谓「生动」的理解,无非是从自己界定为「生动」的素材中,进行一个挑选、替换与更迭而已,它是结果导向的产物,更是一种空中起楼阁的行为。所以作为一个以写作为职业的人,以我和ChatGPT交手、合作的经验来看,它无法替代我们的工作。最后,我花了20个小时的时间成本,却成为了ChatGPT的小助手。更重要的是,ChatGPT剥夺了我在写稿中的最关键的一种情绪,那是快乐,是创作,是人与文字共情后产生的愉悦的感觉。我自己亲自写作时的那种感觉,就像你在吹一个泡泡,当泡泡膨胀,你突然发现,它在阳光下,是多色的,可以变幻出多种形状。奇幻而绚丽。有人估算过,曾经最快的计算机,中国的天河二号,峰值计算速度已经达到每秒十亿亿次,它运算的一小时,相当于13亿人同时用计算器算上数千年。作为一种语言交互工具,我相信ChatGPT还会不断进化,但速度无法感知与剥夺人类的情感,也无法真正取代那种创作的快乐。在最后,我与ChatGPT的合作到了尾声。我也问了它最后一个问题——「我是一名写作者,如果有一天,你取代了我,我这个职业,还有存在的价值吗?」ChatGPT回答:「人工智能助手的出现使得写作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但它并不能取代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虽然它可以生成文章、诗歌和小说,但是这些作品往往缺乏人类的情感、经验和独特视角。因此,即使有了人工智能助手的帮助,人类的写作才华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同时,写作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形式,其存在价值不仅在于结果,更在于过程。写作过程中,作者能够通过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经验来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同时也能够为读者带来共鸣、启示和思考。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连接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因此,尽管人工智能助手的出现对于写作者的工作产生了影响,但写作作为一种文化和艺术形式,其存在价值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写作者应该继续坚持自己的创作信仰和风格,不断探索和挑战自己,创造出更多具有个人风格和独特魅力的作品。」
ChatGPT回答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人物》2023写作课上线 点击图片购买?
亲爱的读者们,不星标《人物》公众号,不仅会收不到我们的最新推送,还会看不到我们精心挑选的封面大图!星标《人物》,不错过每一个精彩故事。希望我们像以前一样,日日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