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孟一
本报通讯员 张艳 张建伟
“小助小助,我这儿缺个早点工,从5点到9点的”“小助小助,我家孩子小,想找个在家能加工的活儿”“小助小助,我得照顾老人,想就近找个兼职”……
4月21日,在曲阜市鲁城街道南池社区的“乐业小筑”就业服务站,志愿者孔燕化身“乐业小助”,帮助招工难的单位和就业难的群众登记信息、对接需求。
“这个月我一共搜集了76条用工信息,62条求职信息,介绍成功了33份工作。”孔燕打开电脑上的“南池社区就业信息大数据平台”,粗略计算了一个月以来的成果。“乐业小助”这个新角色让她充满了成就感和使命感。
社区、农村群众就业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面对这一供需矛盾,今年3月,曲阜市在省内率先打造村级就业服务站“乐业小筑”,南池社区成为首批试点社区,于3月28日正式揭牌。
“一天上班5个小时,走着过来不到3分钟,一个月工资3000多块钱!”
对于在“乐业小筑”找到的心仪工作,南池社区圣府市场兼职送菜员杜长胜赞不绝口。杜长胜已年过六旬,由于年龄问题,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不容易。“当时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想到不到3天就帮我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谈及“乐业小筑”的招工模式和效果,商家同样竖起大拇指。“春季是旅游旺季,用工需求大大增加。通过网站、招聘会等渠道周期较长。现在有了‘乐业小筑’,我们只需要提供用工需求,就能很快找到合适的人选。”阙里宾舍副总经理王涛说,“乐业小筑”中的零工市场平台,有效解决了招工难、招工慢的问题。
“网格服务促就业的方式,人力成本高,遗漏的需求多。‘乐业小筑’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实现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制度化、长效化、常态化。”鲁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孔令强介绍,“乐业小筑”的落地,以社区服务站为载体,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架起了桥梁。
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曲阜首批24个“乐业小筑”试点均设在人口集中、就业辐射能力较强的社区和村居,在村级服务点的基础上设立岗位信息发布、政策咨询、网上业务办理、劳动维权等服务,打造一站式全职业周期服务链条。每个“乐业小筑”配备2到4名“乐业小助”,主要由城乡公益性岗位人员构成,负责宣传政策、就业援助、登记求职信息、发布招聘信息等工作。
“聚焦就业困难人员的急难愁盼,‘乐业小筑’是曲阜市打造推广的市—镇—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中特色品牌。今年6月底,‘乐业小筑’将覆盖到曲阜12个镇街,可为近万人提供就业帮扶服务。”曲阜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曲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唐爱军介绍,未来还将不断完善“乐业小筑”服务制度,继续拓展其服务领域,建强“乐业小助”工作队伍,以点带面,架起用工单位和群众之间“双向奔赴”的桥梁。
除此之外,“乐业小筑”还建立了技能培训需求清单,帮助求职者精准匹配培训资源;另一方面收集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对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培训与就业、培训与企业岗位要求无缝对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