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凌晨,大雨倾盆。
80名民警顶着夜雨悄悄驶向了巧家县药山镇。另一端,在巧家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办公室里,大队长杨时毅时不时朝着药山方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杨队,全部落网了。”3个小时过去后,对讲机突然传来前方消息,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朝着局领导办公室走去。

“三无”案件 半月侦查一无所获
“杨大队,刚刚我们接到报警,辖区又有五头黄牛被盗了。”5月20日,巧家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杨时毅接到巧家县公安局老店派出所所长符皓的警情报告。
挂掉电话,他的眉头锁得更紧。
今年3月以来,巧家县药山山脉一带草场连续发生多起黄牛被盗案,涉及辖区药山、老店、崇溪、新店、马树5个乡镇 ,这些受害者中,绝大部分都是刚刚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接二连三的大牲畜被盗,对于群众和公安机关来说,都无疑像跌入了黑暗的冰窖。
“必须破案。”面着神秘的“牛魔王”,巧家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
但,半个多月以来,案件侦办毫无进展。不仅如此,药山山脉一带放养的黄牛依然陆续被盗,5月20日老店这起警情,已经是专案组成立以后接到的第三起报案。
从事刑侦工作26年的杨时毅,从未如此“沮丧”过。
“郑卫,老店三河村上面的草场上又发案了,你先赶过去看一下。”他来到隔壁的办公室。 郑卫,是刑侦大队教导员,是昭通公安机关出名的刑事科学技术专家 ,从第一起案发他到现场进行勘验开始,就一直不停在崇溪、药山、老店等地的草场上来回奔波。
而药山山脉一带草场路途遥远、荒无人烟,因为水草丰满,一直都是群众散养放养大牲畜的绝佳之地。
当地群众习惯把牛赶到草场上后,便回家继续料理农活,一个星期左右才会上山找牛“回家”,农忙时节,甚至会有两三个月才会上山一趟。
无准确案发时间、无群众提供线索、无任何作案痕迹。在案发现场来回勘查了半个月的郑卫“自嘲”式总结:典型的“三无”案件。
在这样的“条件”下破案,似乎有点天方夜谭。
但,接到即突然又非正常的“求助”电话,郑卫躲在厚厚镜片后面,眼里闪过了久违的光亮,老店镇5月20日案发现场,或许是唯一能找到案件侦破突破口的现场。
他,加足马力朝老店方向奔去。
3个铃铛 能否成为侦破关键
老店镇三河村的草场,不通公路,坡度达到了七十度。
郑卫和技术民警黄定富到达现场的时候,老店派出所民警和失主郑朝富、秦春友以及周围的群众已经在山上找了一夜。
“同志,我的牛还能找得回来不?”看到郑卫,失主郑朝富和秦春友用颤抖的声音从喉咙深处挤出了这句话,他们身上的衣服有些湿润,不知是昨夜的雨水还是今晨的露珠。
现场得知:失主确认被盗的牛有5头,时间是5月20日下午6时以前,而且当天下过雨。
这就是线索。郑卫与专案组民警汇集到了老店镇三河村。
一次被盗5头牛,说明嫌疑人不止一人,而且一定有运输工具。 同时,案发现场可以通过山路连接临近的包谷垴、马树、崇溪3个乡镇,也可以通过昭巧二级公路去往鲁甸县和昭阳区方向以及曲靖市会泽县;案发现场偏僻,嫌疑人可能会随身携带食物和水;被盗的牛都拴有铃铛,嫌疑人为避免铃铛的响声引人注意,可能会将铃铛及绳子扯断后随手丢弃……
虽然有了侦查思路,但嫌疑人作案时间短,案发现场草场广袤,而且群众经过一夜的查找,现场已经遭到了破坏,会不会有突破?所有参战民警的心里都既期待、又担忧。
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用百分百的力量干!
简单的案情分析会后,专案组民警分成了5个组,以案发现场草场为圆心,辐射开展分片走访。
同时,对嫌疑人盗窃黄牛后可能离开路线沿路的所有监控视频进行收集分析。而郑卫,带着技术民警又在周围群众的协助下,再次对草场上以及可能经过的路线上留下的所有痕迹物证进行收集。
两天后,专案组民警带回了几千个G的监控视频资料、几百个烟头,还有一些矿泉水瓶和食物包装袋,同时,还带回了分别在老店大海村和新店牛角村找到的3个牛铃铛。
分析、比对、排除,再分析、再比对、再排除……又是两天的时间过去了,视频分析组依然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烟头、矿泉水瓶、食物包装袋也被一一排除。
陷入僵局时,专案组只将希望寄托3个铃铛的身上。
经过上级公安技术部门的检验鉴定,从一个铃铛上得到有价值的线索,药山镇一名男子被专案组纳入了视线。
“目标”锁定了。但,又有一串疑问在民警们的大脑里盘旋。
这名男子是否真的是犯罪嫌疑人?他还有没有同伙?有几名同伙?现在人在何处?被盗的牛又在哪里?这一切,都还是未知。
三网同布 嫌疑人全部落网
5天又过去了。
失主们也没有放弃心中的念想,依然组织亲朋好友到寻找。曲靖、昆明都留下了他们焦急的身影,发现疑似的,把照片发到办案民警的手机上,请求公安机关核查。
“牛魔王”的消息很快在巧家迅速传播,一时引起了群众的热议和恐慌。
面对着压力,在巧家县公安局办公室,专案组向局党委立下军令状。
找人!找牛!找证据!专案组民警围绕唯一的一名嫌疑人开展调查。
经过对嫌疑人社会关系的走访调查,民警发现今年以来,男子与药山镇的另外两名徐姓男子交往较为密切,而这两名徐姓男子,又与同村的两名夏姓男子频繁接触。专案组民警又发现,五名男子在案发时间段频繁密约,并且都同一时间出现在案发乡镇。
同时,5人家中都喂有“黄牛”。虽不能确定喂养的黄牛是不是属被盗的牛,但可以确定这五名男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民警们终于看到一点曙光。 经走访调查和研判,专案组决定立即对这5名男子进行抓捕。
从作案手法结合案发现场的勘验结果分析,这5人应该是惯犯,且具备一定的反侦查能力,如果不能同时将5人全部抓捕归案,将直接影响下一步的审讯工作,所以专案组目标非常明确,这5人必须保证同时落网。
由于5名男子分别居住在药山镇的不同区域,专案组民警根据五名男子居住地的地理位置、房屋结构等信息认真研究,逐一制定了抓捕方案,并派出精干警力在嫌疑人居住地附近进行了长达12个小时的蹲守,寻找抓捕时机。
5月28日晚上,机会终于来了。蹲守民警传来消息,因为下雨5名男子在家未出门,冒雨抓捕是最佳时机。
当天晚上10时许,巧家县公安局临时集结了80余名警力,从县城统一出发,为了确保不因泄露风声导致抓捕失败,除了专案组参与制作抓捕方案的几个人,其余民警都不知道当晚的抓捕任务。
3个小时后。前方传来消息,抓捕顺利五名嫌疑人全部落网,并在嫌疑人家中发现黄牛14头。
专案组民警趁热打铁,5名嫌疑人被连夜带回了县城审讯。
在大量的证据面前,5名嫌疑人很快交代盗窃事实:5人都有养殖黄牛的经验,非常清楚当地群众散养习惯,于是5人便打起了“坐在深山发牛财”的主意,并先后在草场上盗走14头黄牛,用全封闭式的小型货车分开运至家中,准备风声过后再拉到外地去贩卖。
目前,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深挖犯罪工作还在进行中。 查获的14头黄牛能够经过特征比对认定失主的,已经全部返还。
“决不能让群众因案返贫!”巧家公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内涵,破小案、助民生,“破案保稳”严厉打击涉农侵财违法犯罪行为,巧家公安切实发挥了守护脱贫攻坚成果的堡垒作用。
编辑:孙本梁
制作:戴函晋
监制:周菲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