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至今,电商市场已逐渐走向成熟,而后疫情时代对电商业务增长施加了不少压力。为了不再受限于市场不确定性,不少企业主动出击,试图创造新的电商产业能力体系。
国际调研机构IDC在2021年的数据显示,2025年东南亚公共云服务市场总额或将达到110亿美元,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1.5%。这一猜测,让不少企业认为东南亚会成为未来5年全球增长最快的数据中心市场。
回望近年来,亚马逊、微软、谷歌等国际大厂以及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中国厂商加大在东南亚市场的投资注入。这似乎都在告知我们,一场云服务抢滩之战正在上演。
阿里云在东南亚市场的动作
据外媒报道,日前印尼电信运营商PT Smartfren Telecom Tbk(FREN)正在和阿里巴巴集团制定系列合作计划,其中就包括我们熟知的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
Smartfren董事Gisela Lesmana表示,FREN和阿里巴巴已有多次合作,合作成果之一的鲸云系统,就是代号为FREN的发行人在去年推出的。

Gisela Lesmana还称,目前FREN依旧和Lazada保持合作关系,FREN希望能够推出具有市场需求且商业化的产品,而Lazada也会协助其拥有一个良好的市场销售环境。
Smartfren Telecom Merza Fachys的主管还表示,其将专注于使用区块链。其以人工智能作为基础,将推出5G功能,同时其数据中心也在建设的过程中。
此外,Smartfren另一位董事Antony Susilo向外界证实了阿里巴巴对Smartfren Telecom投资1亿美元的消息。
在今年7月份,就有业内人士放出消息称,阿里巴巴将会投资印尼电信运营商PT Smartfren Telecom,这笔交易的价值很可能超过1亿美元,而这一计划和阿里巴巴在印尼发展数据中心业务有很大关联。

值得一提的是,在阿里巴巴计划对Smartfren Telecom进行投资之前,阿里巴巴就以股东身份进入印尼当地金融科技公司DANA。
作为阿里巴巴在云计算领域的子公司,阿里云已在印尼建立了三个数据中心。如今阿里巴巴的系列举动不禁让人猜想,这是准备在印尼运营第一个数据处理中心了?
据悉,阿里云印尼国家经理Leon Chen表示,阿里云资源的拓展是通过举办当地援助计划来进行的,阿里巴巴协同二三线城市的当地协会以及开发者社会进行合作,大力推广云和数字技术。另外,阿里巴巴还和二三线大学进行合作,为其提供跨行业的数字化人才培训、信息技术支持以及相关信息的咨询。
近段时间,除了阿里云对云计算以及数字处理有前景展望之外,华为云也在此方面付诸行动。
华为云发布跨境电商B2B平台
近日,有知情人士表示,华为云跨境电商B2B平台将在11月面向全球发布。自今年以来,华为云就加快发展B2B相关领域的业务。
日前,华为云新零售领域总经理马胜称,华为云跨境电商平台提供一站式简单便捷、智能高效、安全合规的独立站产品和服务。另外,其聚合跨境电商上下游企业的核心能力,创建跨境电商生态圈。

华为云跨境电商平台还将针对不同类型的卖家,专门定制“独立站+专业服务”的套餐包,细到咨询操盘、营销推广以及供应链优化等方面,为卖家提供一站式出海服务。
今年8月,华为云就已联合了3万家生态伙伴,在国内发起了首个基于数字赋能的828-B2B企业节。该活动在80多个城市举办了上千场活动,旨在为中小企业搭建一个创新发展的平台。
在活动期间,华为云和生态伙伴提供1万多款产品,同时发布了超100款新产品,覆盖财务管理、企业办公、安全服务、数据处理以及智能制造等多个数字化场景。
阿里云、华为云出海东南亚
虽说在国内云计算市场中,阿里云能够稳居前列,但由于国内竞争压力太大,阿里云的客户增长似乎到达瓶颈。
据Canaly数据显示,2021年,阿里云市场份额已经从40.3%下滑至37%。面对其他云厂商的奋力追赶,阿里云急需创造新的增长,出海便是其有力的选择。

介于海外疫情管控政策放缓,中国主流云厂商便恢复在海外云市场的布局。除了阿里云,重兵出海的企业还有华为云。而他们今年瞄准的云市场非常统一,即东南亚。
今年9月,华为云和阿里云接连在泰国发布了相关出海计划。华为云CEO宣布,华为云发布“GO Cloud,Go Global”的生态计划,意欲布局全球29个区域,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该计划首先会在印尼开服。
阿里云则是宣布,在未来三年时间里,其为建设国际本地化生态投入70亿元,同时在吉隆坡等全球市场里创建6个服务中心。

欧美市场成熟,该地区客户需求旺盛,进军该市场,企业所拥有的收益会相当可观。那中国云厂商为何不将目光瞄准欧美市场,反而退而求其次选择东南亚呢?
中国云厂商为何选择东南亚市场?
鲸网跨境跨境认为中国云厂商选择东南亚市场的原因有二。
其一,最为关键的原因就是国际政治环境。2021年,美国政府曾以“TikTok可能威胁国家安全”为由,要求TikTok在美国停止使用阿里云。TikTok刚发布,便在国际环境中掀起不小浪潮。或许就因TikTok的发展动了美国大厂的奶酪以及政治环境的动荡,美国政府便带着有色眼镜看待TikTok的发展。
继美国政府打压TikTok停止使用阿里云之后,法国政府也在是否采用阿里云上犹豫。
面对在欧美市场的种种困境,中国云厂商意识到,不能够在单个市场中打拼,随后其纷纷转向东南亚、中东北等其他地区。
其二,东南亚市场是距离中国最近的市场洼地,东南亚十国云市场规模仅为中国公有云市场的五分之一。据Statista数据显示,2022年东南亚十国云市场(IaaS/PaaS/SaaS)规模为74亿美元,而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为353亿美元。

此外,东南亚人口需求以及互联网、科技创新均催生了云需求,各国在IT方面的投资以及政策规划也加速了当地数字基建的进程。
“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了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建设土木基础设施,与此同时,部分东盟国家也逐步引入中国数字基础设施,例如云计算以及电信网络。
据印尼国际贸易总署官网发布的消息显示,印尼已将推动ICT基础设施(云计算、5G网络、数字政府项目等)建设确定为国家中期计划。值得一提的是,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泰国等国家都已将5G建设、政府以及大型企业数字化建设纳入未来发展规划中。
有了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相信中国云厂商在海外市场的耕耘能够更加顺利。鲸网跨境认为,中国云厂商若是能将国际化作为一个长期战略议题去实行,那么与国内市场的投入产出比会高很多。
而想要在东南亚市场深耕,企业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以及入场方式进入市场,以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真正将东南亚市场做实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