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9 月 15th, 2025

  电影《长空之王》在中国大陆上映了!在中国空军近年来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长空之王》将歼10C、歼20在内的一众先进国产战机搬上银幕,从而博得了大量国内观众的兴趣。

电影《长空之王》海报

  不过电影毕竟是电影,在一些军迷看过《长空之王》后,也对影片里的一些细节发出了疑问。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怕当属影片开头展示的歼10C与F35近距离格斗的场景。

  歼10C当时距离F35仅有不到50米,但飞行员雷宇却发现自己依然无法用火控雷达锁定F35,这一幕是否有现实依据呢?

  隐身能力带来的优势?

  从战机划代来看,歼10C虽然获得了推力更强的太行发动机与有源相控阵雷达,但充其量只能算作4++代战机;

  而F35虽然在国内军迷圈有着“肥电”的不雅绰号,可它凭借推力超过18吨的F135发动机以及优良的隐身设计,的确已经具备被称作5代机的资格。

  F35战斗机

  按照美国空军内部历次模拟空战记录来看,5代机与4代机之间的空战性能相差着一道深深的鸿沟。

  美军曾经动用F22A与F35为首的隐身5代机对抗F15、F16组成的4代机群,结果打出了“0:144”的惊人交换比,这表明4代机在具备隐身能力的5代机面前犹如孩童对战成年拳手一样无力。

  F35战斗机

  按照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公开的F35性能数据,F35机身RCS值(雷达反射面积)仅有0.065平方米,而普通4代机的RCS值普遍在2平方米以上,双方的可观测度相差了两个数量级。

  据此,许多人在看到电影《长空之王》中歼10C雷达无法锁定F35时,便认为这是F35隐身能力所导致的结果。

  歼10C飞行员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实际上,单从影片里歼10C与F35贴近到50米以内的场景来看(不讨论剧情合理程度),此时不单歼10C无法锁定对手,就连F35自己的火控雷达其实也无法锁定歼10C。

  这或许会让不少人感到大惑不解:歼10C无法锁定F35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说F35此时也同样无法锁定歼10C呢?

  雷达并没有那么“靠谱”

  在不少人印象里,现代战机的空战,主要依靠先进的火控雷达来锁定敌方战机,随后发射导弹将会在雷达的制导下命中敌机。

  这样的想法的确没有大的问题,但实战往往是千变万化的,许多战机飞行员在对抗训练时都会发现一个问题:机载的火控雷达并没有那么“靠谱”,它存在“视野盲区”。

  现代战机驾驶舱内部

  要介绍这个“视野盲区”,首先需要提到一个概念:机载雷达的探测距离,与雷达的功率是息息相关的。

  当雷达平均功率提高时,它的探测距离将会扩大,可以感知距离更远的敌机,但相应的是雷达脉冲功率会降低,进而导致雷达分辨率下降,难以准确锁定敌机。

  可以看出,雷达的“探测距离”与“目标分辨率”仿佛鱼和熊掌的关系,始终不可兼得。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让雷达在增加探测距离的情况下,不损失目标的分辨率呢?

  答案也是有的,那就是脉冲压缩技术。

  通过在战机雷达的发射端增加一定倍数的加权压缩,从而确保目标分辨率维持在合适区间。

  歼10C战斗机

  不过,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技术。虽然一定倍数的脉冲压缩起到了类似放大镜的作用,但这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战机的火控雷达将会出现一个明显的近距离感知盲区,而且脉冲压缩的倍数越高,近距离的感知盲区也会越大。

  一般而言,以战机机载雷达的性能来看,火控雷达的近距离盲区应当是在数十米以内。

  也就是说,当两架现代战机进行极近距离格斗时,它们的火控雷达此时都是“睁眼瞎”,因此我们才讲,当歼10C在50米内无法用火控雷达锁定F35时,F35也同样无法用火控雷达锁定歼10C。

  歼10C战斗机

  极近距离格斗的神器

  那么有些人看到这里不禁会问:如果按照这个理论,那么凡是装备现代火控雷达的战机岂不是都无法完成极近距离格斗的任务了?

  驾驶F35的美军飞行员

  事实上并非如此,现代战机集成的武器与感知系统是相当复杂且完善的,它们可以有效应对远、中、近、极近距离的作战。而在极近距离与近距离格斗的情况下,现代战机会通过机载的光电跟踪和瞄准系统(EOTS)进行作战。

  光电跟踪和瞄准系统(EOTS)一般应用于距离10公里以内的空战,可以捕捉敌机近距离微弱的红外信号,并制导红外格斗弹命中对手。

  F35发射导弹

  在影片《长空之王》中,剧情设定歼10C飞行员雷宇试图通过火控雷达锁定F35,这点显然是并不合理的,按照常理雷宇在这个距离应当尝试使用光电跟踪和瞄准系统来锁定F35。

  毕竟我们前面已经提到,火控雷达在极近距离其实具有“视野盲区”。

  座舱前方凸起即为EOTS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F35的隐身能力不仅仅表现在吸收折射雷达波的方面,而且对红外信号也进行了大量抵消处理,这导致F35暴露的红外特征其实相当微弱。

  只有当F35被歼10C从后方死死咬住时,F35尾部的发动机尾焰才会暴露大量红外特征,从而为歼10发射红外格斗弹将其击落建立条件。

  参考资料

  【1】雷达搜索也有“盲区” 人民网

  【2】机载光电瞄准系统的现状及发展[J]. 红外技术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