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谢佩桦 梁艳华 贺林平
“感谢法官,感谢调解员,没想到纠纷这么快就解决了,我们一定珍惜继续合作的机会!”近日,在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一宗涉广交会的跨境商事纠纷在特邀香港调解员参与下,通过诉前联调机制成功调解结案。事后,当事人之一广州某建材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说。
原告香港某公司和广州这家建材公司通过广交会结缘,一直保持业务往来,2014年至2018年间,其陆续向后者采购铝复合板,再转售给哥伦比亚客户。但在这些铝复合板被安装在客户大楼外墙后,陆续出现褪色和污渍。香港公司以产品质量问题为由起诉,要求广州公司赔偿相关损失。
“我方生产的铝复合板具备质检合格证明,原告没有证据证明我方的产品质量不合格,也无法证明外墙出现污渍等问题系产品质量问题所致。”被告广州建材公司认为。
“处理此类涉外纠纷案件存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与取证鉴定等方面困难,矛盾纠纷很难在短期内解决,当事人所面临的诉讼风险,也可能干扰正常经营的开展。”越秀区法院经办法官阅卷分析后认为,可以优先考虑通过诉前联调机制和多元解纷平台快速化解矛盾,降低诉讼成本与风险。
今年春季这届号称“史上最大规模的广交会”,可以说盛况空前,商机无限。听取了经办法官的意见后,一时找不到对方质量问题确凿证据的原告香港公司,也想尽快调解结案,避免影响广交会带来的其它合作机会。成功征得双方同意后,法院迅速安排特邀港澳调解员童建华作为原告代理,与被告及其代理人抓紧开展调解工作。因香港公司代表和童建华此时都不在广州,调解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步进行。
真正开始调解,又有难啃的骨头:双方对交易数量、交易金额等事实并无争议。被告建材公司基于长期合作关系和进一步合作意愿,也同意给予原告香港公司一定的补偿,但双方在补偿数额上争持不下。
案件调解现场
关键当口,来自香港的特邀调解员童建华循循劝导:“你们知道的啊,这批铝复合板已被安装在哥伦比亚的大楼外墙上,要证明褪色和污渍是不是质量问题,涉及到域外取证和鉴定,不但难度大、周期长,成本也非常高。眼下正是广交会期间,建议你们先审慎权衡诉讼风险和诉讼周期等问题,别为了这点小争议,损害了长期生意的大利益。”
合情合理的分析、客观中立的态度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认可。经过50分钟的友好协商,双方就最终的补偿达成一揽子调解方案;并当即通过线上平台,远程对调解协议进行了签字确认。
在这宗跨境商事纠纷成功调解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童建华是越秀区法院首批聘任的特邀调解员之一,也是越秀区港澳法律专家库的专家成员。据悉,为满足涉港澳商事纠纷中多元化司法需求,为在穗发展的港澳人士提供“零距离”法律服务,2022年9月,越秀区成立涉港澳商事多元纠纷服务站,为调处跨境商事纠纷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平台,港澳籍特邀调解员由此成为多元纠纷服务站的重要调解力量。
广州市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总结诉前联调机制工作经验,健全跨境商事纠纷化解机制,充分发挥港澳特邀调解员的作用,提升跨境纠纷化解水平,回应境内外当事人对司法的新期待、新需求,为建设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