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首批因AI失业的3种职业,原来是高学历人才,搬砖反而很安全
还有一两个月,高校生又将以突破千万的数目,大量涌进社会。可就业率却并不乐观。连校方公布的数据尚且有大幅下滑,过来人都懂,那意味着真实数据可能更低。
因为学校统计就业,不算农村户口和考研者;而且但凡交上一张三方协议即可。现实里,很多大学生是不得已托人拿一份协议,实际上没有合适的工作。想不到这种背景下,不仅要跟同龄人抢饭碗,还可能被智能化淘汰。
首批因AI失业的三种职业,原来是“高学历人才”
很多经常出门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现在无论事业单位还是商超,都出现了机器人。尽管功能还比较简单,甚至有时候让人觉得这不叫智能,倒像“智力问题”。
可实际上真正的发展水平,已经超过很多人的想象。有时并非科技增速低,只不过还没到大范围应用的时机。而有些职业的毕业生,却已“春江水暖鸭先知”。
相信不少网友刷到过无人超市、自助检票、机器人送快递,还有工厂里的“机器手”。本以为没文化、门槛低的工作会很快被取代。谁知首批失业的,却是高学历人才。
第一种,是大家很熟悉的银行员。穿着板正的西装、画着空姐一样精致的妆容,这是很多人眼里,最适合女生的工作之一。
智能机器投入到银行以后,银行员还专门在旁负责教大家如何操作。机器人喊着“领导快来授权”,属实可爱。谁知久而久之,当人们越发熟悉自己办理业务,这些员工便面临解聘。
有人为之惋惜,又一个体面的职业衰落下来,年轻人的好出路越来越少。也有人不同情,以前银行工作者傲慢的态度,终于也等到了被抛弃的时代。无论怎样,谁都没法跟大环境对抗。
第二种,原画师。这类职业离大多数人可能有点远,但很好理解。他们是具备美术或动画功底的毕业生,前期需要进行专业化的培养、有着明显的入行门槛。
其中不乏来自知名院校的人,而且想做好这份工作,除了学历还需要有审美水平和创意。可是现在不少原画师却已经接不到活了。
有知名媒体采访了一位毕业生小刘,他表示自己首次接触到AI后,短短2个月就被企业辞退了。因为公司认为AI成本更低,没必要再用他。
原本月薪2万,如今却在焦虑地寻找新出路。根据小刘的说法,这种情况不是他自己的专属。而且由于其他公司清楚这种情况,即使还有用人需求,也将工资压得很低。
第三种,文案工作者。随着网络的发展,无论是专门吸引流量的自媒体,还是实业的企业,都开始对文字写作方面的毕业生有更多需求。
这也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短暂的升温。可是AI已经具备迅速写出文案的能力,甚至能写出高校水平的论文。大学生再有才华,用人单位眼里自然不如软件性价比高。
AI首先替代知识和技能岗位,搬砖反而安全,理由很现实
看到这种趋势,不少毕业生和家长有感而发。以为低级劳动会有危机,谁知先被替代的是知识和技能岗位上的大学生。搬砖反而很安全,离取代人工还有遥远的距离。
其实归根结底原因很简单:不管高学历者还是没文凭的人,未被替代只有一个原因,就是用人的成本还没比得上机器。
而一旦使用机器的成本更低,别说只是大学生,就算博士毕业,也没有“保护膜”。因为企业看的是效益,用最少的钱办最多事,才是本质。
能“一键生成”,何必找毕业生耗费脑细胞呢,最关键的是要发工资啊。不过也有不少毕业生表示“不服”。机器确实操作简单、成本低,但只是基于固有数据上的抄袭和拼凑。
智能化不会代替所有,但竞争必将更为激烈
原画师小刘看完前公司用AI生成的作品摇摇头。他认为,企业求发展的话,还是要对原创和创新有需求。这种自动的作品,从专业视角是比较低级的,而且容易产生版权纠纷。
Rico用AI生成的城市
但一些职业的大学生逐渐被智能化替代,这种趋势却是很难否定和忽视的。不同企业对品质有不一样的需求,有些公司就是只需低端、类似的作品即可。
而有实力和求发展的企业,会继续需要有特点、有创意的人才。所以全面替代并不现实,只是行业竞争必定更激烈,二八定律更明显。唯有走在“尖端”才能保住工作和收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