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本有魔法的书,足不出户可带领孩子“周游世界”
Hello,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豆芽妈妈。
看到一篇文章《从小“宅在家”和“出去浪”的孩子,长大后有啥区别》。
原来,经常出去浪的孩子,不仅大脑会悄悄发生着变化:
在丰富的感官刺激下,大脑皮层更重更厚;
大脑中负责激发神经递质的乙酰胆碱酶更加活跃,孩子的记忆力、学习能力更强。
而且,孩子的视野会更加宽阔、心胸会变得更加辽阔;
内心也会和外面的大千世界一样,五彩斑斓、丰富多彩。
观世界,才能形成世界观。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亲子出游越来越火热的原因吧。
家长更愿意带着孩子出去走走看看、浪一浪,领略外面无限风光。
孩子的内心纯净而洁白,为他描绘出什么样的色彩和图案,他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和认知。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
对于那些我们未知的世界,在步伐还没有抵达的地方,有什么方法可以通过提升孩子的认知视野,无形中来扩大他们的行走半径呢?
答案是阅读,书中自有一切。
尤其是优秀的绘本,是有一种力量,让孩子内心受到波动、震撼。
指向我们在未曾到达的远方。
《我们的世界(神秘岛)》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存在”。
我们和孩子,结缘于此,就此,登陆未来。
感谢搜狐阅读五月“出行”书单,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提供这样一个试读的机会。
在收到书的时候,打开外包装的那一刹那,我被这个超大开本的精装绘本所震撼。
开本之大,超乎你的想象;
内容之丰富,千余幅手绘精美图,更是带来视觉上的冲击。
沉浸式阅读,感受七大洲四大洋的自然景观、奇特生物、 异域风俗、手绘陆地海洋、生境奇观等等,足不出户便可周游世界。
这是一本高颜值的绘本读物
感谢出版社的用心,广西师大社的书品质都没得说。
这本大图鉴颜值非常“能打”, 不愧是一本美轮美奂的绘本读物。
据很多带孩子读过此书的宝妈介绍:
这本大图鉴,惊艳了她们,孩子也是爱不释手。
沉甸甸的一本书,手绘图案相当精彩,纸张采取不反光高品质卡纸,印刷很清晰,知识点很丰富。
在四大洲、七大洋的介绍中,采取全景呈现,各个地方的“异域风情”迎面扑来,真实而有趣。
1000+张精美手绘图,不失真,画风灵动活泼,还原了地球图景,让孩子“身临其境”,有亲切体验感。
还有孩子们最爱的小动物们,真的和真实的动物一模一样,绝不是卡通形象或者随便画的。
篇章页也是仪式感满满。将每个地域的花草虫兽“透视”展现,无形中提升孩子的审美品味。
这是一本高性价比的科普启蒙读物
作为一本地理类科普读物,这本《我们的世界(神秘岛)》大图鉴,没有枯燥的说教。
作为大开眼界的“神奇之书”,秒杀其他地理科普书。
而且这本书知识架构清晰,由总到分,先讲世界的各种专题内容,再分开每个大洲讲;
从北极圈到南极洲,从沙漠到热带雨林,从名胜古迹到风味美食,从特色建筑到风土人情……风土人情,自然风貌,动物植物,有关我们地球世界的种种,里面,应有尽有。
很多宝妈分享:孩子超喜欢读,好多都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有的还缠着家长带他去南极洲看企鹅呢。
这本高性价比的科普启蒙读物,被央视科教频道栏目编导常悦老师强烈推荐。
很多科普教育经验丰富的专家都在为这本书做“背书”:可为孩子呈现一场有趣有料的探索之旅。
早早在孩子内心种下一颗“种子”,代表着爱和希望,世界投射在她内心是爱、暖和希望,他报之以世界的就是纯良、天真和美好。
这是一本亲子共读的“玩具书”
这本《我们的世界(神秘岛)》大图鉴,插图手绘审美在线,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轻科普读物。
上五年级的大宝,更是饶有兴趣的读,里面的细节满满,总有很多惊喜等着孩子去探索和挖掘。
儿子太喜欢这本书了,现在一放了学就抱着看,有时候还邀请好朋友回家一起看,这几天竟然考起我来了,问我知不知道非洲有一种叫“猴面包树”的植物,我搜了实物,发现跟这本书里画的真的好像啊!
当然,这本书也是学龄前孩子的睡前 “玩具书”。
五六岁的孩子喜欢读,两三岁的宝宝也热爱。
两岁多的妞妞,每天晚上睡觉前把书摊放在床上,趴着,每翻开一页,都会“哇”的惊叹;
相信带着这样的“认知”入睡,睡梦一定充满梦幻和旖旎色彩。
隐藏的“彩蛋”趣味十足,超出预期
这套大图鉴书籍,匠心绘制,手绘风有一种童趣但不失高级的精致感,让人翻阅的时候都感到珍贵。
碎片化的知识,自成一体,帮助孩子在书中遨游探索,由此拓宽眼界,系统的认知世界,爱上这个神奇的地方。
最令人惊喜的是,里面还有作者的“小心机”, 隐藏的“彩蛋”哦。
我也是听人介绍,才认真查看,里面小动物和人物的眼睛各有特色,隐藏“玄机”,等着你和孩子去发现其中的奥妙和不同。
我们的世界是个宽阔而美丽的世界。
壮阔的海陆空、奇特的动植物,繁盛的人类文明,是你认知未曾抵达的地方。
拿好这场“入场券”,一起“云游”吧。
相信这个纸张“环球之旅”,也会带给孩子不一样的认知和体验。
今日话题:你带孩子去过哪里?
豆芽妈妈,上海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中级经济师,心理咨询师,专注儿童心理与成长。
喜欢我的内容,关注我,持续和您分享、交流家庭教育类干货知识和育儿故事。
育儿路上,一起走、不孤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