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挂店通知,列出了ASIN:XXXX(Suspected Counterfeit)……或者ASIN:XXXX(Counterfeit)…这一类挂店,行动计划怎么写?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行动计划:第一大块:侵权的具体细节(如果对产品侵权的细节很了解,就直接跳到第二大块:侵权的根本原因)
第一步:按照挂店通知里面的ASIN排列顺序,依次列出ASIN以及对应的标题。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标题找不到怎么办?可以先去账户状况里知识产权那一排找,或者是去绩效通知里面找政策警告,如果侵权的ASIN比较多,可以直接去邮件里面搜政策警告,如果还是没有找到怎么办?可以看一下有没有销售订单,或者用站点/dp/对应的ASIN来搜索。举个栗子:美国站的侵权ASIN是XXX,那就输入网址www.amazon.com/dp/XXX. 如果还是没找到标题(或许是因为产品删掉了)还可以换个站点,墨西哥,加拿大,英国,德国等等。如果是时间太久了,用上面这些方法都没搜到,那就去直接去用国际常用的浏览器搜ASIN(比如bing.com),有些产品虽然删掉了,但是网页显示的两行内容(一般是网址加上标题)还是可以还原产品标题的。
第二步:按照ASIN的顺序将侵权的几个商标归类(如果只是侵权一个商标,这一步忽略)。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何把侵权的商标归类呢?这个时候,政策警告就可以给你答案了。直接搜ASIN对应的政策警告,里面给出了ASIN,产品标题,商标的注册号。可以根据商标注册号去WIPO Global Brand Database上面,在Numbers那一列直接根据注册号搜索即可。找到对应的商标,下载PDF或者截图保存就可以了。有些情况下,标题上面没有侵权的品牌名,但是呢,产品图片上有侵权的元素,比如商标的logo,文字,或者是其他的图案等等,没有品牌授权,这些都是侵权的元素。
第三步:确定权利所有者(也就是投诉人)联系方式即邮箱。直接去政策警告里面搜索即可。
有小伙伴要问了,为什么需要把邮箱列出来,这个就是为了行动计划(联系投入方解决问题),体现你的积极态度,向亚马逊证明你在努力积极地解决问题。
经过以上三步之后,我相信你对自己的产品假冒侵权就有一个很清楚的认知了。好了,下面直接来讲根本原因。
第二大块:侵权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需要越详细越好,建议第一点就把如何把侵权产品上架讲清楚:核心就是犯错是无意识的,不知道这是有品牌的产品,缺乏品牌相关的知识和意识,选品大意了,缺乏有效的管理,不懂如何使用商标查验工具等等。
第二点可以从假冒政策上面入手,根据政策分析自己的产品确实侵权了,以后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等。
第三点可以从产品上架前的准备不充分入手,分析责任分工以及工作上忽略的问题。本应该做却没有做的流程或者是其他的事情。
第四点可以从产品本身的属性上面入手,比如没有验证是普通产品就上架了,公司的分工以及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或者漏洞等等。
第五点可以从缺乏知识产权相关的培训或者是指导,造成员工意识不到侵权问题的严重性。
剩下的几点可以从账号的管理,内部人员上下级的沟通,对政策警告关注度等方面入手。
第三大块:解决措施
第一点:删除所有侵权的ASIN以及相似的产品类目,截图证明。
第二点:清除侵权产品的库存
第三点:处罚涉事人员
第四点:提供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培训
第五点:摆明自己学到的商标方面的知识和假冒相关的知识政策等
第六点:向权利所有者道歉以及计划的赔偿方案
第七点:终止和供应商的合作
以上每一点都需要展开具体解释说明,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做具体分析。拓展的解决措施我会放到最后来讲,因为解决措施和预防措施都是针对侵权的根本原因来展开分析和讨论的。
最后第四大块:预防措施
第一点:清空整个账户的产品或者清空某一品牌侵权的产品或者某一类的产品。(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选择)
第二点:定期培训(可以从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方面具体展开讨论)
第三点:定期考核知识产权相关的内容(可以设定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
第四点:定期检查列表产品或者定期抽查(可以设定具体的标准以及惩罚机制)
第五点:定期维护账户状况(可以从人员配置和责任分配方面具体讨论如何开展)
第六点:产品上架的流程(可以设定一个标准的操作程序,从产品上架前如何批准,如何确定产品没有侵权的成分等)
第七点:产品上架和采购,最终的决定权谁来确定(可以从专业人员配置方面入手)
第八点:规范采购流程(可以从背景调查,供应商出具的材料,以及样品的采购上面分析)
第九点:委托商标的代理机构注册自己的品牌(可以这样计划打算,并没有说一定要去注册自己的品牌,这样计划是让亚马逊团队觉得你是在认真地处理这次的侵权事件)。
第十点:和新的供应商合作的具体安排(比如背景调查,实地考证,样品的检查测试等)
抛开核心的这些重点内容外,还可以从新员工培训,新员工管理,新员工的考核方面入手(如果甩锅给新员工的话),还有犯错责任的追溯等;如果是甩锅给供应商,那么就从保证供应商的质量方面入手,比如定期评估供应商的供货质量和发展状况等等;如果是甩锅给员工意识,那么就展开方案具体增强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每日N连问等等,问的问题当然是从供应商、产品是否合规、亚马逊政策等方面展开思路。
更多侵权类型的了解,可以看一下我上一遍知乎文章:
最后,分享一下假冒或者疑似假冒申诉通过的截图









更:具体关于扫号侵权导致店铺停用(亚马逊不回复或者是拒死这种),如何申诉,可以看看我另外一篇知乎文章(具体申诉成功的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