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破局与新生:看新消费如何跌宕中自救
商业与地产
趋势洞察
战略解读
操盘实践
前沿资讯
热门盘点
“四月过去,新消费迎来龙抬头,但需要下些笨功夫。”
2023年5月22日
来源:消费界
作者:李佳蔓
新消费爆火以后,从2022年开始悄悄遇冷,先是完美日记股票大跌,再是钟薛高遇到“经久不化”风波,诸多事件让新消费一时间腹背受敌。
加之此前疫情之下,经济下行,谁会为了三四十元一碗的“完美装修”的面买单?有网友调侃,连老板都在找工作了,这届打工人只能从晒美食包包和新消费,到讨论哪家折扣狠了,这些就是新消费的常态。
而时间到了2023年,烟火气重升,新消费也从低谷期蓄势抬头。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2023年2月国内新消费领域投融资事件共88起,环比增长31.34%,同比增长51.72%。
新消费品牌的代表奈雪的茶、泡泡玛特、完美日记都在2022年完成探底。
仿佛“生不逢时”的新消费在这五年的更迭中,使出吃奶的劲想起死回生,那么,新消费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01.
“起死回生”第一步:固本
2022年新消费面对市场冷却,做了这样几件事: 重研发,缓增长,做矩阵,扩大消费者画像,巧避巨头,增加核心能力。
例如,元气森林之后,许多品牌都推出各种各样的气泡水。钟薛高瓦片雪糕出炉之后,造型琳琅满目的雪糕开始陆续进入市场。三顿半之后,各路资本一拥而上速溶咖啡粉赛道。
2020年9月,钟薛高创始人林盛带着团队闭门探讨品牌未来。林盛表示,钟薛高不能一辈子在瓦片上打转,用户缺乏新鲜感后就会和品牌“好心分手”。品牌未来重点需要放在产品研发上,一边是在雪糕上下功夫,主打料多和丰富口感,如杏余年、芝玫龙荔、梨花落、和你酪酪等,另一边是以新品牌“理象国”身份进军水饺品类,后又推出了包子和发糕。
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曾公开提到,元气森林早年测试几十种idea才确定燃茶这个产品,而气泡水更是测试100多种,总共花费1年多时间。
去年7月,元气森林安徽滁州首个自建工厂亮相,一期投产后拥有3条生产线,可生产燃茶、苏打气泡水、乳茶、功能性饮料等,年产量预计达4.5亿。
而理象国采取的是整租工厂生产,为“自控型”代工模式,自己管理设备和人员。
网红餐饮品牌自嗨锅在自控道路上也是大刀阔斧,去年一口气建10家工厂,总计45万方,研发和投产米、面、粉、菜等自动化设备,以保障创新和产能。
不止吃的卷,在美妆方面,逸仙电商从单一的完美日记品牌开始,先后布局完子心选、小奥汀、Galenic等层次丰富品牌矩阵——“即使我做不到让你一眼看到我,我也会让你在选择商品时,第一眼,第二眼,第n眼都是我。”
意识到研发很重要后,逸仙电商招股书也显示上市募资总额20%用于产品研发和技术开发。
截至目前,逸仙电商在全球范围内拥有84项专利,其中包括37项发明专利。逸仙电商在2021年Q2研发投入就达到3520万元,同比猛增146.2%,其研发费用率(研发投入占营收总额)为2.3%,不仅处于国内美妆上市公司第一梯队行列,超过上海家化的1.51%,并向国际一线化妆品公司看齐——逸仙电商对标的欧莱雅,这一指标为3.20%,双方差距并不大。
转型开始的逸仙电商Q2市场营销费用占比环比下降8.3个百分点至63.8%,Non-GAAP净亏1.949亿元,亏损率收窄至12.8%。新消费的此前遇冷,姑且可以看做是新消费对不重视研发而重营销的一次阵痛后觉悟。
供方分析已经够多,而反过来,我们更需要关心需求方增长与变化,不然再好的产品,忽视客户需求,也是舍本逐末。
如今,我们新消费红利期已过,“新中产”对于“新消费”概念脱敏,新消费逐渐瞄准更广阔人群。
目前,中国新消费行业有着四个典型增量用户画像,分别为:新生代、新老人、新小镇青年、新中产,这四大群体消费需求各异,但在过去数年中展现了强劲增长速度,持续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新生代”为1995-2009年出生网生一代,数量已经达到2.64亿,他们在物质条件相对丰富且经济高增长环境中成长,再加上独生子女居多、受教育程度较高,因此在日常消费偏好上,更加热衷于悦己和个性化,被潮流文化、品牌价值所吸引。
“新老人”则将成为老龄化社会重要消费群体,在2050年或将有5亿60岁以上新老年群体,不同于过去老年消费习惯,他们更加乐于为自我消费,且重视健康、文化类产品。
“新小镇青年”分布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群体体量约2.27亿人,他们生活压力通常较小,并乐于在线上尝试新鲜消费、易于被种草,更加偏好国货和性价比产品。
“新中产”不用说,这类群体是最早心水新消费人群,我们再次归纳一下,这个群体年龄通常在35岁左右,高学历、高收入是其典型特征,在消费上偏向于科技智能、健康及文化消费。
这些消费群体消费偏好便是新消费品牌发展主线,从中不难推测未来新消费行业流行趋势走向。
上面就是新消费企业在做的“奋力追击”,但是平静之下,暗潮汹涌,我们来看看新消费还有哪些“步步惊心”。
02.
第二步:重视按部就班管理
分析了新消费企业的“努力”,我们再来看看,步子大,走太快,管理能否跟上呢?
打江山可以灵活,见招拆招,但是坐江山需要按部就班,管理必须要严谨,而新消费阵痛之下,要找到运作筹划执行的人,就是非常必要的。
在过去两年的新消费低谷期,各品牌可谓是风波不断。
例如喜茶,因为被曝高管内斗、管理混乱,裁员30%冲上热搜。据内幕人士爆料,喜茶内部拉帮结派非常明显,高管团队很少待够两年,一般一年多就走,有半年就被开除。这样暴露了管理确实是新消费企业一大痛点,扩张跑得太快,管理水平尚未跟上。
有媒体称,喜茶2021年亏损上亿元,但这家新锐茶饮品牌,2021年7月获得5亿美元D轮融资,投资方为黑蚁、腾讯、红杉、高瓴、淡马锡等,融资后估值一度高达600亿元。而裁员也被看作是喜茶为缩减成本,筹划上市做准备。
此前,“和府捞面拟境外IPO”消息喧嚣于尘,但腾讯投资和府捞面和兰州牛肉面品牌马记永拉面,亦有跟风型投资成分。
作为喜茶对手之一,“新茶饮第一股” 奈雪的茶上市后成为市值接近350亿港元的消费餐饮界龙头股,创始人彭心与赵林夫妇股权身价达到193.5亿港元。
2023年3月30日晚,奈雪发布2022年报:
总收入42.916亿元,同比下降0.1%,为上市以来首次下滑。相比2019-2021年的130%、22.2%、40.5%增速,可谓急刹车。
经调整后净亏损4.61亿元,相比2021年的1.45亿元明显增多。
集团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缩水近四成,由2021年的5.06亿元降至2022年的3.07亿元。
与此同时,奈雪又推出了最大规模的拓店计划。其在全国89个城市拥有1068间直营门店,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直营茶饮品牌,全年净新增门店251家。
2023年4月18日,奈雪公布2023年一季度运营情况。
截至3月31日,经营1106间奈雪的茶茶饮店。鉴于店铺运营效率提升和租金优惠,奈雪决定贯彻“门店加密”战略,2023年开店计划上调至600家,主要加密一、二线城市门店,10%用来下沉。
联合创始人赵林认为:门店越来越多将越有利于顾客复购,并增加门店在租金上的议价空间,持续加密、打爆品牌是更重要的事。
新消费各显神通的你追我赶,正如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在《赋能》一书中说到过的一句话:“ 敏捷性必须成为我们首要素质,而不是效率。”
新消费思维必须要冲破线性流程, 形成更具开放性的组织架构,强调信息透明度和协作意识。新消费企业必须要突破自己,更要便捷管理好团队,这也是 很多传统零售业公司转型发展的关键。
走得快不算什么,走得稳才是永续的,毕竟商业是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
新消费企业的营销功力已经很强,接下来,他们就需要按部就班地做好管理了。
03.
第三步:上下游布局,不受制于人
新消费发展还要做到前端后端“一锅端”,因为就目前情况而言,前端亏,后端企业可以IPO,品牌和供应链相辅相成才可以把主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自奈雪的茶港股上市,二级市场便少了新茶饮身影。如今,新茶饮供应链企业迎来上市潮。
田野创新股份有限公司不久前冲刺北交所,这家果汁供应商服务于奈雪的茶、一点点、沪上阿姨等新茶饮。给星巴克、瑞幸等提供饮品配料的浙江德馨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深市主板上市,连卖杯子给喜茶的恒鑫生活也在近日冲刺创业板IPO。
“后方”供应链扎堆上市,“台前”新消费品牌却在“渐渐消失”。
据投中网数据,2022年上半年消费服务行业融资规模49.91亿美元,同比下降67.93%,融资数量394起,同比下降34%。
田野股份招股书显示,在2019-2021年,田野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9亿元、2.66亿元、4.59亿元,净利润2432.09万元、2100.17万元、6517.76万元。2021年,田野股份营收增长高达72.57%,净利润增幅超过210%。奈雪是它第一大客户,一年间,大客户奈雪营收占比从9.63%攀升到20.04%。
反观奈雪却不那么乐观,2021年净利润由盈转亏。据奈雪财报,2021年材料成本共14.01亿,占整体营收32.6%,仅次于员工开支。此外,与2020年同期相比,材料成本增长20.8%,也说明不少赚到的钱都流入了原材料供应商口袋。
瑞幸的起死回生,也把德馨食品送去IPO了。其主营业务为浓浆、糖浆、小料。德馨招股书显示,2020年德馨食品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下滑,可又在2021年迎来大比例增长。究其背后原因,是2021年瑞幸推出了生椰拿铁这一大爆款。2021年德馨饮品浓浆收入同比增长近50%,就是源于植物蛋白饮料浓浆新产品销售数量大幅增加。
如今,喜茶也在加大产业上下游布局,网络资讯显示:喜茶投资主要逻辑就在于对品类拓展和供应链保障。主攻中端市场古茗,去年参与认养一头牛B轮融资,投资之外,认养一头牛乳制品也被古茗用来制作奶盖、芋泥、麻薯、布蕾、轻乳茶等产品。
喜茶早在2016年便开始布局供应链建设。其爆款产品芋泥波波系列中使用原料,便来自喜茶共建种植基地槟榔芋原料。奈雪为防止草莓因过季导致成本过高,直接在云南买地专门种植草莓,仅给奈雪供应。
而早在10年前,蜜雪冰城便投入产业园建设,并在上游建厂布局,其爆款柠檬水便源于在四川建设的柠檬种植基地。从原料采购到研发生产再到仓储物流,蜜雪冰城自建完整供应链,使得其利润更多源于向加盟商出售各种货品费用,而非加盟费。蜜雪冰城也因此被业内称为“供应链企业”。
组合拳下,供应商们纷纷从幕后走向台前。德馨食品此前便在天猫等平台开设旗舰店,直接面向C端销售。宝立食品在去年收购厨房阿芬75%股权,后者旗下品牌“空刻”意面则是近两年赛道黑马。
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供应链企业突破口,一是自建品牌,走向前端,二是向上下游去做延伸,做大而全供应配送。
结 语
新消费因为消费升级而爆发,现在则因为消费回归理性而开始稳扎稳打。
而不论用什么商业模式,以好产品、好理念服务好自己的消费者,无论何时都是真理。
商用不动产新媒体传播矩阵
商业与地产( ID:commercialproperty)
商用不动产趋势媒体平台,重点关注零售、商业与商用不动产的新趋势、新思维和新实践
场景观察 ( ID: malltowin )
城市空间体验创新传播平台,专注实体消费场景创新、城市更新和场所营造的趋势与实践
地产与科技(ID:proptech)
地产与科技融合创新传播平台,专注地产科技、房地产低碳数智化和新经济不动产的前沿发展
投资与地产 ( ID: reitowin )
商用不动产价值传播平台,专注房企多元化、商用资产管理和房地产投融资的观察评论
猫头鹰研究所(微信视频号)
商用不动产视频创意传播平台,重点关注零售、商业与商用不动产相关的脑洞与创意火花
MORETOWIN ® | 猫头鹰研究所
商用不动产价值传播伙伴
旗下各平台常年诚征选题素材与稿件
合作交流与投稿,请联系 malltowin007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