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最近PMCAFF发布了一份《冰与火之歌——2017年跨境电商行业报告(进口篇)》,一下子让外贸圈儿里的“跨境电商”再次成为焦点。
小vi节选了报告的部分内容,详细解说了中国跨境电商行业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还将跨境电商涉及到的供应链、跨境支付、跨境物流等搭建问题逐一拆解,欢迎大家讨论。
插图作者:Plasticbionic
综述
2016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了2.6万亿元,同比增长30%,出口电商占比较大。另外,由于行业受政策、汇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更多企业转而选择从降低流通成本和减少流通环节上发力。以小批量、多批次、周期短的订单为主的2B、2C跨境电商平台近几年增速明显。
但从长期来看,由于进出口贸易中涉及到的大量繁琐的垫资、票据行为,未来短期内跨境电商依旧很难取代线下外贸;并且B2B仍是跨境电商的交易主流。
特别是“四八新政”后,税率上涨,保税仓模式逐步失去原有优势,尽管有俄罗斯、巴西等新兴海外市场的加入,但中小企业在供应链资源整合上能力不足,跨境电商行业更多的是资源的竞争,行业进入更加残酷的洗牌期。未来,规范化、效率化、品牌化将成为行业突破点。
1国内跨境电商风雨20年
随着网络技术环境改善,物流水平进步,比传统国际贸易形式,流通环节少,成本可控的跨境电商行业在过去几年内快速发展。
但行业本身受政策、汇率等因素影响较大,加之全球贸易增长连续五年增长放缓,目前已显颓势。因而在近几年,大多数企业选择从降低流通成本和减少流通环节上发力,以小批量、多批次、周期短的订单为主的2B、2C跨境电商平台近几年增速明显;但随着2016年新政频频推出,目前行业面临洗牌。
第一阶段:从B2B向B2C发展 催生海淘代购模式 (1998年-2007年)
第二阶段:垂直电商全面崛起 跨境行业方兴未艾(2007年-2013年)
第三阶段:从垂直向多元化转型 从平台方向品牌发力(2013年-至今)
2
国内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分析
1、跨境电商行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例越来越重,渗透率逐年上涨。跨境电商行业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未来将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同时,近年来国内对海外商品需求不断增长,跨境电商进口业务在进出口贸易中占比仍在提升。
2010-2017年中国进口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2、从国内市场上看,由于小批量、多批次、周期短的外贸订单的存在,使得B2C市场份额逐年上涨(9.3%,2016年上半年),平台方开始呈现出2B、2C等多元化发展。但B2B跨境电商订单量级大、且稳定,可以有效解决商业效率问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B2B在整个跨境电商行业仍将占据主导地位(90.7%,2016年上半年)。
2010-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B2C与C2C结构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3
20年变迁后的发展困境
第一,商品质量层次不齐,企业品牌化程度低
虽然跨境电商市场过去十来年里快速发展,但市场容量有限,进口产品中又多以奶粉、酒类等国外著名的日用消费品品牌为主,同质化严重;有的平台为了谋求更高的利益,选择与小型企业或者小作坊采购产品合作采购,甚至是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来降低生产成本,致使市场流通商品层次不齐,售后难以得到保障,使得原本竞争激烈的进口市场更加难做。
第二,平台模式重链条长,通关商检监管环节难
一方面,跨境电商平台上的商品信息多已数字虚拟化,且单个订单商品数量少、客单金额小、频次高,国际采购与物流的限制,使跨境供应链很长,属于重平台模式。另一方面,近年来海关监管难度逐步加大,报关报检日益困难,商检、结汇及退税问题日益突出。未来,在供应链资源整合上能力不足的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加残酷的洗牌。
第三,跨境复合型人才缺乏,平台发展难觅更高发展
随着跨境电商销售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企业对外贸人员的语种要求越来越高。但语种限制只是最基本的一点,外贸人员还需要了解国外市场、汇率、交易方式和规则、消费习惯等综合情况。目前,这样的综合人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
第四,各国政策差异大变动多,经常出现汇损情况
跨境电商平台容易受到关税、清关等政策、不同国家币种汇率等影响大,直接影响货品的利润率。如何有效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针对各国政策制定不同的策略调整,解决跨境支付流程是目前平台方最大的发展阻力之一。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都是选择从降低流通成本和减少流通环节上发力。
4
从现有供应模式看跨境电商未来
跨境电商供应链较长,其中供应商、物流、通关、选品策略四部分是几个关键点。未来发展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突破。
1、供应商
现有的跨境电商企业的供应商主要分为四种:经销商/代理商供货模式、厂商直接供货模式、海外商超供给模式、买手代购模式。
跨境电商供应商对比
2、 物流
目前,跨境电商采用的发货模式主要有海外直邮模式和保税仓发货模式两种,对应着保税仓+国内物流和自建跨境物流+国内物流两种物流模式。
第一、海外直邮模式
海外直营模式是跨境电商企业直接参与采购、物流、仓储等海外商品的买卖流程,海外直邮模式商品入境类似于个人物品直邮入境,因而不受通关单的限制。
海外直邮模式中,较常见的有C2C,目前,也有平台采用自建跨境物流+国内物流的方式。
自建跨境物流+国内物流的模式相较保税仓模式而言,品类的选择更多,不需要在保税区内压货,主要是通过对平台上的买手商品和品牌做有效的背书,提升用户购物体验。
第二、保税仓发货模式
保税仓发货模式分两段物流:国际段和国内段。商品完成国际段的运输后,要在该平台建立的保税仓进行拆包、检验、清关、分拣和打包,再用国内快递公司寄给消费者。新政之后,保税仓商品进行通关单申请被提前到商品进入保税区时即进行通关单申请。
保税仓+国内物流模式采取跨境直采,入库自营的模式,用户下单后,平台从保税区清关发货,再通过第三方物流送货至用户。
目前,我国国内跨境电商进口业务的通关模式有三种:快件清关、集货清关、备货清关。其中,对集货清关、备货清关的跨境电商企业征收综合税,走BC通关,要求三单统一。
海关的清关速度直接决定了仓(区)内物流的速度和效率,我国进口跨境电商报关流程:企业申报(换单、电子申报、报检、现场交接单)——海关查验(审单、查验、征税)——海关放行。一般来说,不同的货物清关时间不同,木材、机械、化工清关时间通常需要3~5个工作日,而食品需要7-15个工作日,还有抽样送检过程。
不同通关模式优劣对比
3、选品策略
选品的重要从本质上来说,决定着一个跨境平台的命脉。
当平台决定选品时,最先思考的是它能否在国内引发热卖;至于实际操作中能否拿到不错的代理,除去物流清关政策之外因素能产生多大的利润空间,打造出高品质的爆款还是市场运作后达成的消费共识。
5
总结
2016年,新政频出,门槛增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跨境电商行业完成了从野蛮生长到洗牌期,但供应链始终是跨境电商发展的命门,也正因为如此,海航云商从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做供应链的巨人”的定位——我们想让更多中小企业借助我们的供应链优势,去实现他们的跨境电商愿景。
在供应链管理中,最关键的三座大山就是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海航云商与传统供应链服务提供商相比的优势就在于这三流利用的高效性与综合性。也就是说:海航云商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综合服务。
具体如何实现?请听小vi分解:
第一、物流
海航云商提供B2B供货业务和仓储物流综合解决方案。
首先,海航云商作为可让海外供货商信赖的跨境合作伙伴,通过与供应商多元化合作,为B端电商客户提供保真、成本更低、种类丰富、可溯源的海外货源。其次,在现有辐射全球的海外仓、保税仓基础上,我们在2017年还将加大建仓力度,整合海航的海陆空运力,提供物流全流程集成服务。
第二、资金流
在资金流方面,跨境电商现在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怎样收取来自不同国家消费者的货币和接入本土的各种支付方式。跨境电商采取的都是网络支付的方式。
海航云商在资金流同样做了布局,海航云商的跨境支付平台已能满足跨境两端多方面需求,为国内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带来更多便利。
第三、信息流
出口方面,海航云商直接对接征信和银行机构数据库,让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更加容易;进口方面,支付、大数据征信沉淀下来的信息流和资金流数据,为中小电商提供融资服务。
全球化、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海航云商将深耕B2B跨境电商,发挥自有供应链优势,帮助更多进出口中小企业,在跨境电商闯出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