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 7 月 8th, 2025

原标题:《湖山镌永——杭州西湖历代摩崖题刻拓本展》北山定山篇:花脚大仙分享

湖山镌永

杭州西湖历代摩崖题刻拓本展

第四第五单元 北山定山篇

花脚大仙

杭州西湖,自唐宋以来被白居易、苏东坡等文人发现其景观价值,逐渐成为中国著名文化景观。沿湖诸山,奇石遍布,历代文人题咏殆遍,自唐代以来形成了上千处摩崖题刻。现存最早的题刻为唐天宝六年(747)作品,距今已有近1300年的历史。题刻分布区域主要包括吴山、凤凰山、将台山、慈云岭、玉皇山、南屏山、大麦岭、风篁岭、南高峰、石屋岭、烟霞岭、飞来峰、宝石山、栖霞岭、孤山、定山等处。这些西湖沿湖诸山中的历代摩崖题刻,可统一称为西湖摩崖题刻。

最早的唐代题刻主要集中在天竺寺、定山风水洞等地,五代吴越题刻主要以造像记为主,宋代题刻主要集中在飞来峰、南屏山、烟霞岭等地,元代的题刻多为造像记,明代题刻则以大字榜书为主,清代时更由康熙、乾隆两帝题刻西湖十景、龙井八景等景观,最终奠定了后世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格局。

西湖摩崖题刻的内容,自南宋起就被《咸淳临安志》等方志收集记录,清代以来由于乾嘉金石学的鼎盛,更是大量被记录于金石志之中,如丁敬的《武林金石录》、倪涛的《武林石刻记》、黄易的《武林访碑录》、阮元的《两浙金石志》等,蔚为大观。千百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虽有一定数量的西湖摩崖题刻已经风化和遭到破坏。但由于清代以来的传拓风气,使得大部分的摩崖题刻,仍能一窥原貌,略补缺憾。另外,还有一部分历代金石学者从未发现的题刻,由当代金石爱好者首次发现,这次一并公之于众。

本次西湖摩崖展,将主要展示浙江省博物馆所藏的清、民国时期旧拓本,以及杭州市园文局、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西泠印社等机构及下属单位所藏的当代新拓本,共计208件。展览分城内诸山、南山、飞来峰、北山和定山五个单元,覆盖杭州西湖周边群山,完整展示自唐代以来西湖摩崖题刻的全部精华。展览同时绘制各片区现存摩崖题刻分布图,分景点介绍,方便观众在观展之余,进行寻访和游览。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能够展示西湖摩崖题刻的历史和现状,分析西湖景观的生成和变迁,丰富当代杭州文化旅游的新视角和新路线。

北山

西湖北山地区,主要包括孤山、宝石山、栖霞岭等西湖北线群山。这一地区有断桥、保俶塔、西泠印社等知名景点,历来游人众多。该区域的山石,大多为火山喷发形成的火成岩,岩石呈红色,脆硬易崩落,不易雕刻。因而摩崖题刻较少,且保存质量较差。此外,西湖沿岸的西湖十景御碑,也归入这一区域。这一地区的摩崖题刻,主要著录于《武林访碑录》、《南巡盛典》中。

本单元展品中,宋元祐五年(1091)苏轼等智果院题名、清乾隆帝辛未年(1751)柳浪闻莺诗、清乾隆帝丁丑年(1757)黄龙洞诗等原石不存,为存世孤本,十分珍贵。

孤山

西湖行宫

西湖十景

西泠印社

宝石山

栖霞岭

第五单元 定山

从钱塘江边的六和塔沿江往西南方向,如今的杭州西湖区转塘、双浦一带,有一座名为定山的不起眼小山,古时以此山命名这一地区。定山地区紧邻钱塘江北岸,交通便利,自古为杭州水路往返睦州(后世称严州)、歙州(后世称徽州)的必经之地。定山地区周边,有高峻的龙门山、白龙山、午潮山、白岩山,为当代登山佳处,但古代最出名的还是在六朝唐宋时突出江边的定山,为钱江奇观。《太平寰宇记》云:“定山突出浙江数百丈。”《郡国志》云:“江涛至是辄抑声,过此则雷吼霆怒,上有可避处,行者赖之。”自谢灵运、沈约以来,题咏无数。如今钱江改道,沧海桑田,奇观不再。

定山地区有云泉山风水洞,风景绝胜。唐宋时期,白居易、范仲淹、苏东坡、赵抃等人常来此游览,赋诗题名,有唐代以来的大量摩崖题刻,是杭州地区摩崖石刻中年代较早的一组石刻,也是杭州唐宋时期文化景观的历史见证。本区域的摩崖题刻,主要著录于《两浙金石志》、《定乡小识》中。

本单元展品,唐元和二年(807)郑敦礼水洞题名、宋皇祐二年(1050)元居中“云泉灵洞”榜书、宋绍熙五年(1194)朱熹昙山题名等,大部分为民国时期制作的早期拓本。

风水洞

昙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