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临沂商城工程物资市场展示服务中心边走边看,境外展会、易货贸易等服务团队正有条不紊地开展业务对接等工作,而在跨境电商团队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正将五金、建材、小百货等商品的信息,录入“沂跨境”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和中国(临沂)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平台等软件的后台。
“跨境电商平台是近年来很受中小企业关注的出海新跳板。我们打造的这两个本地平台会将产品信息整合后推送到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全球平台、速卖通等大型电商平台,借助这些大型电商平台的海外资源,销售临沂本地产品。”临沂商城工程物资市场展示服务中心总经理葛希娟深耕外贸行业多年,据她介绍,跨境电商已经发展了数个年头,早有一批企业搭乘电商快车赚得盆满钵满。
对于葛希娟的观点,康全医用制品(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全先勇感同身受。全先勇早年间办过两家工厂,分别生产饲料和塑料袋。6年前,他在一次展会上了解到人用和宠物用卫生护理制品是个蓝海市场,便转换赛道,成立外贸公司,做起了这类产品的出口生意。
“我们做出口的路子主要是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现在公司的电商团队已经有十几个人了,注册了康全医用制品这个品牌,在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等几个大平台上开店卖货。”全先勇说,在这些平台做推广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做竞价,推广费花到位了,产品才能获得曝光度,对于他们这种小团队来说,资金压力很大。
“至于团队的货源,早期主要是全国各地的代工厂。”全先勇说,通过这种合作方式,他的团队每年可以完成1亿美元以上的出口额。这两年,随着订单量稳步上涨,全先勇也在临沂市投资建设了自己的生产基地。
4月25日下午,当记者见到全先勇时,他正奔走在项目工地上。在康全医用智能新材料项目建设现场,厂区东侧仍有大片空地,但西侧的一号车间内,生产线已经轰隆作响。车间门口停着厢式货车,鱼贯走下生产线的一次性护理垫产品来不及歇歇脚,就装车发往海外市场。
车间旁有一排简易板房,这是全先勇的临时办公室。“由于电商平台的订单催得紧,我们只能边建设边投产,现在生产线已经投产了两条,办公楼却还没来得及奠基。”全先勇说。
记者 纪伟 通讯员 刘洪乐 高云野
责任编辑: 李伟 签审: 吴永功
上观号作者: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