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 再现上市传闻
最近,跨境电商巨头 SHEIN 上演了一出上市 ” 罗生门 “。
先是 6 月 26 日有消息人士称,SHEIN 已秘密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 SEC ) 提交了 IPO 注册申请,可能会在 2023 年底之前挂牌上市。
但很快,SHEIN 官方辟谣,否认了其赴美递表的行为。的确,关于 SHEIN 的上市计划传闻一直没停过,2021 年 5 月、2022 年 1 月和今年 1 月都有 ” 消息 ” 传出,但均未被证实。因此这则消息并没引起重视,被辟谣也在意料之中。
然而,接下来事情发生了反转。6 月 29 日,一封美国国会给 SEC 的 SHEIN 上市问询信被曝光,坐实了 SHEIN 正在秘密推动上市的实情。
在信中,议员们批评了 SHEIN 的商业模式,认为其通过操控庞大的供应链,收集和利用消费者的大量数据,以满足不合理的市场需求。此外还提到了 SHEIN 强迫劳动力超时工作和低工资劳动力的问题,十分具有针对性。
根据以上信息可推测出,SHEIN 很可能对其成功赴美上市的信心尚且不足,因此不愿向外界透露赴美递表。
虽然 SHEIN 的 IPO 形势扑朔迷离,但不能否认的是,它依然是当前国内最有上市潜力的跨境电商企业,也相当被资本市场看好。
天眼查显示,从 2013 年起,SHEIN 开始启动多轮融资,其中 2022 年红杉、博裕等多家等大型投资机构进行了共 10 亿美元的投资,使 SHEIN 的估值飙升至 1000 亿美元,仅次于字节跳动和 SpaceX 这两家未上市的科技企业。
2022 年,SHEIN 总营收达 227 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约 180%;净利润约 7 亿美元,连续四年实现盈利。SHEIN 预计,将在 2025 年实现 585 亿美元的营收,对未来充满信心。
2023 年的《新财富 500 富人榜》中,SHEIN 创始人许仰天以 1120 亿的财富成为广州首富。SHEIN 在商业上的成功,让这位为人十分低调的老板也不得不站在聚光灯下。
考虑到当前的市场环境,有能力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必然有其过人之处。那么一直朝 IPO 迈进的 SHEIN,为何能被资本青睐呢?
走快一点、做精一点、想远一点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他们青睐的往往是一些具有持续增长能力的企业,依靠补贴等手段在短期内把数字做好看并不能加分太多。而靠商业模式脱颖而出的 SHEIN,正是一个稳扎稳打的长期主义者。
SHEIN 成立之初,选择切入的赛道是女装品类。女装是一个没有太大技术壁垒的行业,因此也没有占据垄断地位的巨头,几乎全靠产品取胜,像天猫就是做女装做起来的。
SHEIN 许仰天曾说:” 做品牌,一定要找专业的人,用专业的方式经营。从市场上随便找一批便宜畅销的货,随便用什么方式卖出去,这种野蛮生长的路子越来越行不通了。”
为了保证产品的多样性,SHEIN 招募了大量设计师,推出各种风格迥异的样式;同时雇用了一批买手,掌握当时的流行趋势。经过多年细分品类的扩充,SHEIN 已形成十八大品类。
提到产品就不得不提价格,《中国时尚跨境电商发展报告》指出,影响美国消费者线上购买(包括复购)的主要因素第一是产品,第二就是价格。即使是海外市场,低价的商品依然有着强劲的竞争力。
因此,SHEIN 将价格尽可能压低。就美国市场而言,SHEIN 主要女装产品的最低价均在 10 美元以内,各品类畅销款价格 9-24 美元,基本位于 ZARA(8-36 美元)、H&M(5-18 美元)的最低价格区间。
在供应链方面,SHEIN 采取了著名的 ” 小单快反 ” 的返单方式,而不是以订单的方式生产,这改变了整个供应链的基本逻辑。
返单,是指企业以极小的首单单量来测试市场,当消费侧有数据显示某款商品是 ” 准爆款 ” 时,企业再将该商品返到工厂侧增加生产订单。很明显,因为不涉及大量提前生产,返单生产会极大地降低库存。
依靠这种模式,SHEIN 的一件服装从打样到送到消费者的手中,只需要短短 20 天。每一天,SHEIN 能实现平均 5000 款上新。作为对比,快时尚鼻祖的 ZARA 每年仅上新 12000 款。
得益于小单快返模式,SHEIN 不需要将生产能力绑定在几家大工厂身上,依靠众多 ” 小作坊 ” 型工厂即可完成订单需求。很多愿意接单的小工厂规模太小,SHEIN 甚至会借钱给工厂去买设备买厂房。和工厂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得 SHEIN 积累下了一批 ” 死忠供应商 “。
更重要的是,SHEIN 与这些工厂合作后,会通过数字化供应链将原来在物理上离散的小工厂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在虚拟空间内超大的网络。这便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
总的来说,SHEIN 凭借款式多、上新快、性价比高的特点,快速满足消费者的新鲜感,提升消费频次,在服装领域形成了竞争优势,然后扩展到其他领域。
这正应了 SHEIN 创始人许仰天的创业理念:” 走快一点、做精一点、想远一点 “。
上市不是 SHEIN 的终点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 SHEIN 的模式这么好,也一直在盈利,为什么迟迟无法上市呢?
首先,SHEIN 确实一直在赚钱,但赚得不够多。近几年 SHEIN 的利润率为 5%-10%。相比之下,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 2022 财年净利率约为 12.37%,耐克 2022 财年净利率约为 12.9%,即便快时尚同行 Zara,2022 财年净利率都达到了 11.7%,远高于 SHEIN。
之所以利润率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服装行业是退货重灾区,平均退货率高达 30%。而 SHEIN 奉行首单退货免运费政策,相当于变相给予消费者补贴。
为了提高利润率,SHEIN 一方面尝试涨价,另一方面提高包邮门槛,这引来了消费者的强烈反对。因此 SHEIN 陷入了两难,要么资方不满意,要么消费者不满意。
此外,SHEIN 目前的主营品类依然是服装,虽然已经在朝全品类转型,但进度较为缓慢。毕竟其核心模式脱胎于服装领域,在其他行业不一定奏效,这无疑限制了 SHEIN 的上限。
另外在舆论方面,海外社交网络上,关于 SHEIN 的商品生产过程不够环保,工人得不到良好待遇的信息甚嚣尘上,由此 SHEIN 遭到部分年轻人公开抵制。
不过,这些问题对于 SHEIN 来说并不是硬伤,无法动摇 SHEIN 商业帝国的根基。换句话说,对于 SHEIN 能否在美国上市,并不完全取决于其商业模式是否能走通,其中还有诸多 ” 盘外因素 “,在此不便多说。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上市对于 SHEIN 来说也只是 ” 锦上添花 “,而非 ” 雪中送炭 “。优秀的企业往往致力于更好地服务用户,上市从来都不是 SHEIN 的终点。
作者 | 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