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 9 月 28th, 2025

竹编工艺是传统老手艺,用竹丝篾片的挑压交织可以编织出各种形态的、精巧的竹编制品。但随着现代工业产品的不断发展,使得当下竹编手艺人越来越少,在兴安县白石乡鳌头村委草尖坪村,一位七旬老人就一直坚守着这门老手艺,他就是75岁的蒋元先。

笔者见到他时,他正坐在家门口的矮板凳上,认真编织着竹篮,双手爬满的老茧,见证了他竹器制作的一路艰辛。在他手上,新鲜青竹经破竹、剖丝、劈篾、刮青、打光等多重工序后,变成厚薄均匀、粗细一致的根根竹篾。“竹编是门细致活,需要耐心和细心,还得吃得苦,手底下才能出好东西。”繁琐的工序,加上一丝不苟的编织手法,一根根竹篾在他手上飞舞,纵横交织,编织成竹篮、竹篓、筛子、箩筐、舞蹈道具和装饰品等各种精致的手工产品。

蒋元先做竹编的时间不长,四年前他在灌阳去赶圩的时候看到圩上卖的竹制品非常精巧,从此就爱上了这门手艺。当时已经70岁的他毅然学起了竹编,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编得不满意的作品他就拆了重来,直到编出满意的作品为止。经过不断的琢磨改进,他的手艺在四邻八乡也渐渐小有名气,不少人都是找上门来购买。

近年来,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竹编产品经久耐用又环保,受到不少人的欢迎,竹编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论是普通的竹筛、箩筐等农村家用的产品,还是本地特色的鱼篓、油茶漏他都编,竹编产品多达10多个种类,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产品甚至被选到乡里做工艺展示。“竹编这门老手艺,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门艺术、一份乡愁。”蒋元先说:“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加入学习,让传统的竹编技艺焕发出新活力。”

如今的蒋元先,闲暇时就做自己喜爱的竹编,既充实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又传承了竹编这门老手艺,每年还能为家里增加1万多元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用老手艺编织出幸福生活。(李丽)

【来源:桂林文明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