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9 月 29th, 2025

社交媒体Facebook在2014年推出“热门话题”功能,帮助用户随时了解该社交网络中的热门话题。8月,Facebook宣布其“热门话题”榜单将不再由编辑人员整合生成,而是完全由计算机通过大数据算法来统计生成,这导致Facebook近期出现了一系列的假新闻和不雅视频,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Facebook的热门话题中的“September11th Anniversary(‘9·11’周年纪念)”话题近日被人用来推广“9·11”阴谋论。诡称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纽约世贸双塔实际上是因为遭遇了炸弹袭击而倒下,并非是因为飞机撞击。相关话题的出现,引起舆论骚动。之后,公司取消这一话题。

应对之举

“9·11”恐怖袭击是遭遇了炸弹袭击已经不是Facebook“热门话题”功能被曝出的第一件假新闻。9月10日,在Facebook“热门话题”上赫然出现福斯新闻频道的记者、主播MegynKelly,因支持希拉里获选美国总统而被公司开除的假新闻。因为“个人倾向”而开除从业者的假新闻,通过高敏感度的标题和内容,加上名人效应,迅速上升为Facebook热门话题。而此次事件发生后,Facebook公司宣布,将彻底取消“9·11纪念”虚假新闻话题,并且承认相关产品出现了问题,并表示正在解决后台的问题。Facebook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我们意识到出现了一篇恶作剧的文章,我们将删除这个话题来暂时解决这个问题”,并表示公司将继续改进产品,提高识别假新闻的准确度。

舆论反馈

但是,Facebook采取的处理措施并没有获得舆论谅解,反而让网民认为处理得没有诚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网友“Augustine”如此评论称:“单纯删掉一个话题就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吗?为什么不找找内部原因?Facebook这么做,简直就是在自掘坟墓。”还有部分网民认为,是Facebook后台筛选机制存在漏洞。网友“Dominic1990”称:“作为一个系统,存在漏洞是一件正常的事情,Facebook公司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删除相关热门话题,也在情理之中,不必过度解读。”

舆情观察

大数据时代,利用人工智能推出科学算法来实现数据抓取和推送,被认为是高效、客观、中立的,特别是Facebook这类科技公司,为了保证编辑团队自身的政治倾向和喜好不会影响筛选结果,因此用一群算法工程师取而代之。

然而,科学的计算机算法并不能剔除一些假新闻。算法工程师的工作主要在于基础编辑和格式修改,并不是提炼新闻要点或者对内容价值判断。当一条新闻有足够的点赞、评论数时,系统便会默认推至“热门话题”。

其实,为了打击假新闻,Facebook也曾动员社会力量,让广大网民共同发现假新闻,建立了“手动举报”机制。Facebook在页面上添加了一个举报键,用户可说明某新闻是故意造假和欺诈或是经权威渠道辟谣的假新闻。当一条新闻被一定数量的用户标记为假新闻时,系统会减少对该新闻的推送或提醒用户该条新闻已被多人举报。不过,从目前Facebook假新闻屡有出现并引发舆论热议看,此举并未奏效。有网民质疑,Facebook“手动举报”功能更像是为了推卸责任或者堵住批评人士之口。

从Facebook假新闻事件也可以看出,全球社交媒体内容审核和管理是一大难题。目前,社交媒体已成为了相当一部分媒体赖以生存的信息源头。路透研究社2016年的报告指出,全球60%的人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而社交媒体本就是一个开放的环境,一方面,网民有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自由,这让虚假新闻的制造成本和门槛越来越低;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和编辑团队,社交媒体公司也无法像传统媒体一样采编报道新闻。在这种趋势下,社交媒体更应该完善新闻审核机制,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和行业自律。正如网友“Hannah”在Twitter的热门评论称,“在算法尽善尽美之前,Facebook需要更强的新闻事实核查团队,如果Facebook不能自上而下进行观念转变,那些虚假新闻仍然会源源不断进入‘热门话题’中。”

推荐阅读

十日谈 l 祝华新:政府舆情回应的两个范本

十日谈 l 刘志华:政务舆情回应需要“共情”能力

十日谈 l 潘宇峰:大数据环境下的政务舆情机制建设

十日谈 l 陈丽:回应主体如何做到五步到位

十日谈 l 朱明刚:善用议程设置  提升政务舆情回应实效

十日谈 l 毛亚美:提高舆情回应内容有效性的五个维度

十日谈 l 卢上云:新媒体时代如何应对舆情危机

十日谈 l 廖灿亮:政务舆情回应 如何从被动回应到主动引领

【独家发布】刘鹏飞:把握有利时机,占得舆论主动

【独家发布】单学刚:建章立制为政务舆情回应打好“地基”

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微信公号,独家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以及作者

编辑|傅淼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