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热,单量却越来越凉。
2024又快要过半,围绕单量的话题始终没有停过。有卖家在社交媒体上感慨:“为什么我感觉到了5月销量跟心电图似的,忽高忽低的?。”此话一出,引发了无数卖家的共鸣。
01
卖家们叫苦不迭
“+11111都不是腰斩,是直接到脚踝。”
“往年我夏季款3月份就开始冒头了,今年都特么五月底了,销量跟冬天似的。”
“五月份也就头两天单量还行,其他的都是起起伏伏,这个月也快结束了,备了一大堆货过去,希望接下来的两个月能有点好运在身吧。”
“同样,4月不错,5月下降了30%,emo,emo。”
“目前三月份不错,4月份还行,5月份有点拉胯,忽高忽低的,特别明显。”
不少卖家直言5月销量起伏的很大,连同心脏也跟着起伏,不禁疑惑美国5月到底是咋回事?他们是有啥活动吗?卖家之家与一些卖家交谈后,发现可能导致单量起伏的原因有:
第一、高通胀压力下,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在四月份出现下滑,降至自2022年中以来的最低点。根据美国会议委员会(The Conference Board)的最新数据,消费者情绪指标从三月份向下修正的103.1下降至97。
第二、受其他平台的竞争影响,像Temu和SHINE大卷特卷。有人这么形容“Temu上每天都是黑色星期五”,满足了美国人对超低价格的极致想象。当亚马逊整体流量在减少,头部拿了大部分流量,剩下的流量中小卖家轮流分自然导致单量时好时坏。
第三、即将步入旺季,5月下旬平台上不少竞争对手开始内卷,竞品纷纷开始LD。一位卖家发现:“同行直接15-20% deal搞起来,头部几个20-50%优惠券搞起来。”这种力度也让居多卖家卷也卷不过,只能避开风头,让他们先打价格战,2个月后看看能不能再吃点蛋糕。
不同的原因都指向一个共同点:消费降级已成必然!
02
美国消费者开始拥抱低价
Index of Consumer Sentiment在5 月 10 日发布的 最新 消费者信心指数显示 ,5 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环比下降约 13%。另外一份《Paycheck-to-Paycheck Report》中讲述 ,2024 年过去几个月,消费者的工资增长一直落后于通胀,并延续了两年的趋势。
面对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和对工作保障的担忧,不少消费者唯一能做的可能就是未雨绸缪。其中的一个手段是减少支出。并且有数据显示,低收入消费者已经开始这样做了。PYMNTS数据显示,削减非必要支出的消费者总体比例超过 61%。
根据 PYMNTS Intelligence 的一项调查,大多数(52%)消费者已经转向价格更低的商家购买零售产品。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趋势,各大电商平台也开始纷纷推出低价促销。
塔吉特百货周四宣布,该公司继续强调低价策略,将在其产品系列中增加 1,000 多种低价夏季商品。这些产品包括泳装、户外用品、零食、饮料和护肤品,售价低至 1 美元,超过一半的商品售价低于 15 美元。
沃尔玛也加大其折扣的力度,将特价产品的范围扩大到了近7000种杂货商品,增幅达45%。
而亚马逊,不少人戏称“从质疑Temu,到理解Temu,开始试图“成为Temu”。近日,亚马逊宣布正式推出一站式商店Amazon Access,旨在吸引低收入客群。同时,Amazon Fresh也已经加入越来越多的降价零售商之列,数千种杂货正在进行打折,以吸引对价格敏感的购物者。
似乎,各大平台为了迎合消费者的“消费降级”越发疯狂……
如此情况下,卖家们是否也要加入低价行业?降价促销对于卖家而言背后必然要付出代价,最直接的就是牺牲利润。有卖家认为,说不打价格战的最后都会后悔,等市场份额被人拿走肉疼才打,那就太晚了。
或许,任何市场走到最后都是价格战,尤其是产品差异性不大的小卖家。想不打价格战那只有创新,不要让自己一直处于低价圈。卖家要在自己的细分市场中建立壁垒,提高竞争力。如Amazon五爷所言做产品每个阶段:人无我有,人有我快,人快我优,人优我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