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 5 月 20th, 2025

1996年开年第一周,亚马逊的月收入增速达到了30%~40%。

这时候贝索斯的脑袋里估计是这幅景象:按照这个速度增长下去,全年的收入将会是1996年的40倍多,达到500万美元。

虽然亚马逊在高速增长,但是增长越快亏损就越大,想要活下去,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前面父母亲戚朋友的钱都借过过一遍了,也没有多少可以借了,即使能借到的钱对于吞金的亚马逊来说也是微薄的贡献。

投资人对亚马逊的前景也存在担忧,20位投资人每家仅仅投资了几万美元,算是一个象征性的投资:行就行,不行就拉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融资是一方面,管理也是一方面。贝索斯面临的难题很多。

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大,就需要考虑到更大的场地和招聘更多人员。当时亚马逊的商品已经销售到了全美的50个州以及其他45个国家。

首先是搬家,办公楼搬到了一个四层楼的小楼里,亚马逊占了2层,贝索斯估计这个地方办公会超过1一年。

仓库则搬到了西雅图南部道森大街一个8649平方米的地方。

虽然搬了这么大的地方,但亚马逊还是一副简陋的模样。根据亚马逊编年体的记载:贝索斯狭小的办公司中的桌子也是用门板改的,地毯脏兮兮的,根本看不出来是一家高科技公司。公司招聘谈话一般是在外面的楼梯间进行。

贝索斯被嘲笑连一个桌子都买不起。贝索斯的回答则是要把钱花在对客户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花在不重要的事情上。

说好听点,这是一种节省文化,说不好听的就是老板抠门。但从老板的角度来说,这些都是不重要的事情,只要在客户重要的方面进行投入(比如:招聘更好的程序员提升服务效率),才是符合现阶段重要而紧急的事情。

这大概就是贝索斯参加培训学到最宝贵的一课:客户至上。

在员工薪酬方面也不高,工作不仅辛苦,但用人标准非常高。比如亚马逊的第五号员工汤姆·舒霍夫就获得了华盛顿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学位。在他后来的回忆中说:“亚马逊有很多厉害的高学历人士,有罗德学者、有火箭科学家、有生物工程学博士学位的人做客服。”

这些这么高学历的人才,为什么要屈尊在一家小小的互联网卖书网站?

要回答的这个问题,要回到1995年美国的互联网背景上来。1995年8月,网景通讯公司首次公开募股成功,华尔街开始对互联网的投资热情急剧升温,资本开始流向互联网,互联网成了人满概念,用户数量也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增长。

当然,我们现在是后视镜看了。是不是有点今天人们在追捧的AI人工智能的热度呢?

得益于互联网的热潮,亚马逊连广告费都省了,虽然亚马逊还未盈利,但华尔街还是把亚马逊挖了出来。

挖出来的理由在我看来很简单,在互联网持续升温的背景下,亚马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购物方式,更改变了传统出版商的销售模式,改变的生产和消费的两端。这跟当年的淘宝毫无区别,传统的实体线下商店就成了对比的对象。

快速的增长,相比于最大的书店门店都要好很多。便捷的购物方式,大大节省了消费者的挑选时间。

这样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新生事物,记者们怎么可能放过?毕竟,吸引大众眼球,媒体是最在行也最拿手的。

消费者的推波助澜,以及《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标题为《华尔街奇才发现了网上售书的独特市场》把亚马逊推到了投资者的眼前,免费的广告成了最有效果的广告。

试想,刚成立两年多的亚马逊,一家刚刚初出茅庐的初创公司,两年亏损,老板又是个抠门的家伙,桌椅板凳都是门板做的,方方面面都不允许把钱花在广告这种事情上。

从这里亦可以得出一个道理:只要是你足够的有吸引力,别人一定会“免费”替你宣传。

免费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公众知晓亚马逊,让投资人知晓亚马逊,投资人中有传统的最大书商巴诺书店,同时也是竞争对手。

知名度的扩大,贝索斯预期会有很多投资者蜂拥而至,投资人对亚马逊估值不一,从1000万美元到6000万美元不等。

贝索斯也挺“贼”的,虽然心中无法确定自己对公司的价值判断能值多少钱。他找了多家风投公司看看人家是怎么给亚马逊估值的。

心中有底之后,贝索斯选择了他最喜欢的凯鹏华盈(KPCB)。贝索斯之所以最喜欢凯鹏华盈原因有二。

一个是凯鹏华盈出价6000万美元的估值,应该是最高的。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凯鹏华盈的普通合伙人约翰·杜尔曾经担任过网景公司、财捷集团(Intuit)的董事,更是拥有莱斯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学士与硕士学位、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被称为“创投教父”。这样的人加入亚马逊带来的资源和贡献是巨大的。

约翰·杜尔(John Doerr),1951年6月29日出生于美国,硅谷风险投资家 [10],被誉为“风险投资之王”。他是KPCB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

作为全世界最具传奇色彩的风险投资家之一,从1980年开始John参与了众多硅谷成功企业的早期投资,包括Google 、SUN、康柏、亚马逊、网景、Intuit、Lotus、赛门铁克、Cypress 、S3、Millennium Pharmaceuticals等。他同时也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包括Google 、Intuit、亚马逊、和SUN。

有互联网经验,有资源,有人脉,又是凯鹏华盈的普通合伙人,不要过来,那就是脑袋被门夹了。

这就是资源,岂可放过?你不想放过,不代表人家就那么容易就同意?刚开始这位创投教父是不同意的,后来为了投资而被迫同意。

从这点上看,贝索斯并不仅仅是一个普通商人只为赚钱的目光(估值上体现),他看问题的角度更多从极具价值的商业资源出发。

贝索斯给这位“创投教父”的估值是1000万美元,这个价格是不是低估了“创投教父”?

凯鹏华盈给亚马逊投资了800万美元站13%的股份,相当于估值6000万美元。

但在贝索斯这里,却又是另一本账。

表面上看,贝索斯给约翰·杜尔的名声估价是1000万美元,相对于凯鹏华盈的估值提高了17%(虽然没有真正投钱,但投人背后的资源也是一种投资),等于凯鹏华盈投资800万美元占股11%。

当时传统书商最大的巴诺书店的首席执行官还亲自上门谈合作意向,被贝索斯拒绝了。这让我想起当年老板在深圳创业时讲的一个事,由于国内没办法生产一种芯片,转而向三星大批量下单生产,三星不知道为什么对着订单这么重视,直接从韩国派了两名高管来到深圳老板这个小公司,当时也是一头雾水,感到很惊讶!

有趣的是,这年7月,曾经负责巴诺书店和大学书店两家公司开发和运营的首席信息官斯科特·利普斯基也加入了亚马逊,有点让外人感觉是“挖同行墙角”?有点今天雷军造车神速“挖同行”人才的意思吧?

除了上面网罗到的人才之外,贝索斯还招聘了一些著名有经验的人才。比如:网站内容编辑与设计的里克·艾尔、第一位具有实战管理经验的首席财务官乔伊·科维也是凯鹏华盈投资人约翰·杜尔介绍的。这资源这么快就发挥作用了,省了贝索斯好多时间呢!

在营销方面,贝索斯还鼓励别人将自己网站上的购物链接分享到其他网站,若购买成功,该网站能得到8%的提成。这跟今天的公众号或者其他自媒体分享的购物链接也是一个道理,相当于一个免费的广告模式。

这种免费分享扩大销售的方式,在今天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格局上却有点不一样。

腾讯投资的京东和拼多多,可以在微信上直接跳转可以理解。但阿里和抖音的链接直到现在在工信部门的推动之下,才有所松动。

也就是说我国互联网企业之间是相互警惕的,而不是合作的关系。有钱分都不要?还是有钱不愿意分给同行?纳尼?

这种分享式的营销并不是贝索斯想出来的,实际上也有其他网站采用这种方式扩大销售渠道。但有意思的亚马逊居然为此申请了专利,8年才获得批准,这期间竟然没有类似营销做法的公司提起诉讼,这倒是有点奇怪了。

不管怎样,这一年亚马逊算是小荷露尖角了,但依然很嫩。

员工只有150名,全年营业额1600万美元,和当时最大的传统连锁书店巴诺的年销售额20亿美元,仍有125倍的差距,净利润更是亏损580万美元。

由于亚马逊连续亏损,华尔街日报又来挑事了:你什么时候能盈利?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