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发布重组公告的浙江融跃速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跃速运”),近日被曝“跑路”。10月8日,有消息称,重组公告发出后,融跃速运给全体员工放了4天假。让员工们没想到的是,9月18日返岗时却发现办公室是停业停电的状态;9月27日,情况进一步恶化,“连办公电脑都被卖掉了”。
融跃速运是否真如上述消息所说已经深陷泥潭,还有待进一步证实,但其的确面临不小的困难和压力。
今年3月4日,融跃速运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3月3日,融跃速运在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安徽省四省正式起网,进入试运营阶段”。至于起的是快递网还是快运网,融跃速运没有明确说明。不过,有报道称,融跃速运相关宣传中提到“作为国内知名的快递物流品牌,凭借其高效、便捷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
但耐人寻味的是,3月12日,国家邮政局官网发布的一则《合规经营风险提示》称:近期,互联网上有个别未获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企业,以“快递起网”名义开展招商加盟活动。
此后,融跃速运想通过收购天天快递,获得进入快递行业的入场券,但收购公告刚发出两天,天天快递的快递经营许可证,就因“有效期内停止经营”被注销。
融跃速运的“不告而别”不仅损害了员工的权益,更让已经入局的加盟商们损失惨重。根据融跃速运官网此前公布的加盟合作的信息,一个网点的各类加盟费用加起来总计约为13万元。
虽然现在就给融跃速运下“跑路”的定论为时尚早,但近年来投资者因加盟快递公司被骗的事件不是个案。比如,双程速递以加盟之名敛财,49人被骗225万元。
这类案例有几个共同的特点:一是未取得合法经营资质。一些物流企业在未取得快递经营资质,或利用过期/区域的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以经营快递业务的名目违规/跨区域招商。
二是虚假宣传,误导加盟。这类物流企业往往将自己描述为一个新兴的、有市场竞争力的、潜力无限的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忽悠”投资者,比如,与大型电商购物平台合作,货源无忧;雇佣“托儿”营造出争先恐后签约的假象;有的公司甚至还聘请娱乐明星为其代言。
三是推诿扯皮,改头换面。投资者发现上当后,公司找各种理由百般推脱投资者退网和退款的要求,比如说正在办理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网点数量不够无法开网等,直至办公地点人去楼空,公司法人和高管失联。有的公司甚至频繁变换办公地点,重新注册一个新品牌,继续违法(规)招商。
其实,辨别这类公司是真创业还是“割韭菜”,只需一招——看其是否有快递经营资质。正如前文提到的《合规经营风险提示》发出的提示:不要轻信快递加盟、快递起网等宣传。不要与未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企业开展快递业务经营合作。快递业务经营许可信息可以通过国家邮政局政务服务门户“许可证和年报信息查询”栏目检索查询。
总之,广大投资者对创业项目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切记:天下不会掉馅饼,勿将“陷阱”当“馅饼”。(本文系《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2024年第20期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