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十一”购物节的到来,中国的物流行业再次迎来了年度的高峰挑战。今年的“双十一”,各大快递企业通过加班加点、增加运输车辆、提升分拨速度等方式,确保消费者的快递件能够及时出仓。

位于山西太原的山西顺丰太原小店中转场,占地7.6万平方米,可同时装卸190辆车。场内应用的大型全自动分拣设备,能够实现快件的自动识别、自动分拣、自动流转,日均处理量可达约80万票。这种自动化的分拣系统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和错误率。
近年来,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演进成果显著。例如,飞驼云仓与申通共同研发的“数智化冷媒配置系统”,依托信息化处理能力,综合考虑包裹起点、终点的天气变化和运输期间车厢内温度等指标,为每一件快件提供“专属冷媒方案”,从而提高快递时效,降低成本。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0月21日至23日,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收快递包裹约为19.20亿件,同比增长48.7%,其中10月22日揽收快递包裹7.29亿件,同比增长74.0%,刷新单日业务量纪录。这一数据表明,尽管“双十一”的购物模式在变化,但快递业务量仍在持续增长。

无人技术和智能分拣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物流模式,并显著提升效率。例如,菜鸟速递在“双11”前夕积极部署,大力提升快递作业效能,新增了近300条直发线路,并顺利启用了自营的华南分拨中心,该中心配备了先进的双层自动化分拣机和自动化摆轮分拣矩阵。此外,无人车和无人机配送等设备和场景的应用,也大幅提升了邮政快递业的运转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