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新品上架五问,首先弄清楚消费导向:
一、找准目标受众群体?
产品的不同受众群体是不同的,如从性别层次上适合男女性别,从年龄层次上有婴儿、青少年、老年人等不同年龄层次分析,应明确产品受众群体,并进行精准营销。
二、顾客是如何使用这些产品的?
对于功能性产品或复杂操控的产品,除了在图片上做说明外,还可根据需要制定相关的产品说明书。
三、顾客会遇到什么问题?
通过对竞品 ASIN流程中1~2星 review和 QA流程的研究,可以提前知道顾客有哪些反馈问题,如果能从 Listing中得到1~2星 review的核心差评,为了尽可能的提高1~2点,这个产品已经很不错了。
四.为什么要选择我们的产品?
这个也是要展示在 listing和图片上的核心卖点,有品牌备案的卖家可以在 A+页面上体现出来,当然现在很多卖家还可以用视频来宣传,把推广范围扩大。
五、怎样去推销新产品呢?
一个产品决定要发 FBA来做推广,前期要想出一个完整的新款推广流程,这也是新款前期推广把握节奏很重要的原因。
亚马逊新品上架前,如何避坑?
产品认证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有专利、避免侵权,许多产品都是经过亚马逊平台销售过程中的类目审核才允许销售的。
例如:保健护肤类,儿童产品类,玩具类,医疗器械类,化妆品类,等等。
碰到做这类产品的,建议卖家先去后台创建新的 Listing测试,然后尝试转 FBA配送,因为很多时候在转 FBA过程中都会触发系统审核,需要卖家提交相关材料才能通过。
新建 Listing一旦启动,要主动与供应商沟通,而不是先盲目下订单,到达国内仓库后再去新建 Listing,结果发现无法转 FBA配送。
不好的情况是审核没有过关,导致产品不能退回给供应商,造成极为尴尬的局面。
因此过程应该正确,否则就会浪费精力和资源。
市场容量是否达标
在亚马逊的运营中,最忌讳的就是凭感觉做事,而有许多卖主选择商品全凭感觉,切记要以数据分析为基础。
相同的产品放在不同的类目上,销量大不相同,前期类目销量调查工作极其重要,而不是一步一步的操作猛如虎,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发 FBA再说,结果发现小类前10名也就20~30个。
一款新款上架前,务必将该产品在销售类别中的第1、5、10、20、30、50、100名分别统计相应的销售量。
虽然软件的预测并不完全准确,但是可以为您的运营提供重要的参考。
最好做出差异化有自己的特色
在亚马逊的运作中“产品靠七分,经营靠三分”是每个卖家都明白的道理。
可是,很多卖家偏偏要搞一个一模一样的产品和对手竞争,拼到最后只好清点库存处理掉。
假如想做的产品和市场上已经有卖的一样,先问自己?(只针对中小卖方)
一、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爆款产品,爆款是很容易出坑的。例如平衡车,陀螺指尖等等。
二:产品的客单价过高,造成顾客对产品的期望较大,一般售价在30元左右,市场上比较有竞争力。
产品运作过于复杂,要求销售者不仅要有深入的产品知识,还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Wifi环境
四:产品体积大(抛货),一方面 FBA仓储费用高,另一方面头程运费高,真的要等到清仓时头疼,不缺现金流的卖家是不会有这个问题的。
五:同质化严重,本身产品没有太多特色,例如: wifiadapter
六:利润空间不大,而且销售被其他几家大卖场垄断,通过 JungleScout对数据进行分析,例如:三个产品的销售量分别为4~5 K,而其他的产品每个月销售几百单。
七、外观专利侵权容易不卖。例如:宠物手套,独角兽玩具等等。
被亚马逊检查过的危险货物不会被出售。例如:移动电源,智能读卡器,等等。
九:成本过高不建议中小卖家考虑,超过100刀要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