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当前,成都依托“两场两港”优势,全面提升国际门户枢纽功能,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2月28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成都市口岸物流办副主任柳树国介绍了2023年,成都市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具体举措。

柳树国介绍,成都市将加快建设国际航空枢纽。2023年将持续深化“两场一体”协同高效运营,着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及重点区域经贸合作需求,力争年内新开通5条以上国际航线;围绕制造强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需要,稳定运行既有20条国际货运航线并持续巩固提能。同时,结合天府国际口岸启用和成都大运会举办,加快打造洲际航空中转枢纽,提升中转服务水平,增强航空枢纽中转吸引力。
在提升国际陆港枢纽能级方面,2023年将着力做强国际班列通道聚集辐射效能,优化提升多向度、多元化服务水平,持续打造中欧班列(成渝)品牌,深化“欧洲通”运营模式,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一主两辅多点”网络建设,加密中老、中越跨境直达货运班列开行频次,力争全年开行国际班列4700列以上,全力保障省市制造型、贸易型重点企业适铁跨境运输需求。
此外,还将围绕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建设,立足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等产业集群需求,深入开展物流产业招商引智和重大项目攻坚,强化资源要素精准保障,支持培育一批“链主型”“平台型”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