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
1.清库存超出老板规定数量,要赔偿?
2.公司墙上立起大屏幕,直播加班排行榜,比赛加班;
3.哪个城市的跨境电商人员工资更高?
在跨境电商公司中,如因员工操作失误,导致公司巨额损失,这个损失该有员工赔还是公司承担?
员工工资不高,不够赔偿损失,该怎么办?
深圳亚马逊电商公司负责人章明就遇到这样的问题。
2019年5月,章明公司的一个运营人员,在设置产品折扣的时候,错将20% off,设置成了80% off。
一天之内,这条上架不到50天的新listing,排名如火箭般迅速窜升,冲上了小类目排名第一。
然而,就在一天之内,这条listing给章明带来了超过20万元的亏损。
所幸的是,章明是个通情理的老板,操作这条链接的运营人员虽然引咎辞职,但这20万的亏损,章明没有追责,工资也未曾有任何克扣和拖欠,足额发放给了该名运营人员。
“买个教训吧,主要是亚马逊精品运营确实也不容易,如今的操作太过精细化,稍有不慎,就会出错。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戒。”章明说。
在亚马逊电商公司,因操作失误,导致单条listing巨额亏损的情况,经常发生。
但这些损失后,未必都由公司承担。
2021年1月初的某天上午,亚马逊运营人员小梁发现,其负责的某条listing突然爆了300多单。
尚未来得及高兴,他突然现在“突然爆单”是因为自己操作出现失误,而这一失误,导致公司损失了5万元。
最终,公司决定辞退小梁,且要求其至少承担50%的亏损。
2.5万对于公司来说,或许不是大钱,但对于临近年底被辞退的梁兴来说,绝对是一笔大开支。
义乌运营人员安轩也有类似的遭遇,但略微有些“无辜”。
2020年10月,在老板的授意下,安轩接手了一个滞销listing。当时老板提出了可以承受5万元以内的亏损,让安轩尽快清库存。
安轩清库存的时,推广力度过大,没有来得及“刹车”,导致亏损超标,达到了7万元。
此时,老板换了副嘴脸,要求安轩要么赔偿亏损的钱,要么将亏损的钱赚回来,否则不得辞职,若要辞职,就要起诉他。
在跨境电商公司内部,如果因员工操作失误,导致了经济损失,应该由公司承担,还是由员工赔偿?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让运营人员全部赔偿损失,既违反法律,也不符合情理。
因为,运营人员只是公司员工,是一个劳动者。员工入职,是由公司面试过的。在录用他/她之时,公司就已经默认,在收获其劳动成果的同时,也要承担在工作期间可能带来的风险。
与此同时,公司也有义务对该员工进行充分的引导、培训,尽可能避免其在运营过程中出现错误。
当然,如果运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有着严重的失职或者恶意,如故意调低产品价格,或设置错误的折扣幅度等,而导致公司实际损失,这是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

那么,跨境电商公司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损失赔偿方面的纠纷呢?
法律界人士叶先生认为,跨境电商公司应事先制定明确的操作规章制度,并进行公告,让每一个员工知晓。
同时,以书面的形式约定,运营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操作规章制度,如果因重大过失导致实际经济损失,则应赔偿。
至于赔偿的比例,可以详细约定。
正常情况下,一般是无法让员工全部赔偿,而是约定以一定比例承担,较为合理。
如果是员工故意“使坏”,导致实际损失的,则可让其直接承担相关责任。
总之,如果跨境电商公司如果没有事先制定规章制度,并由运营人员签字确认,公司是没有处罚权的,也无权要求其赔偿。
当然,在跨境电商实际运营的过程中,千头万绪,千变万化。公司的操作规章制度,也应尊重事实,不可过于僵化,应大方地承担一定损失,给予员工适当的空间去冒风险,鼓励他们尝试新方法,新路径,并推动业务的增长。
否则,过于严格的制度,将禁锢运营人员创造力,不利于业务健康增长和公司长足发展。
除了因操作失误导致损失的赔偿问题,跨境电商公司与员工之间,还经常存在着“加班”问题的矛盾。
2020年6月底,一份来自跨境电商大企业的声明,给业内敲响了警钟。据该声明,6月27日,其公司员工胡某在上班时在座位上突然晕厥,经抢救无效死亡。
尽管在声明中,该大企业明确提到了该员工猝死或与其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尿道感染有关,但仍然引起业内对加班现象的探讨。

2020年12月份,深圳某跨境企业被爆料出,在公司安排了十几块大屏幕,明目张胆地直播加班排行榜。

员工下班之后,在大屏幕上会显示加班排名,不仅会公布部门加班排名,还会公布在整个公司的加班排名。
这样变相鼓励加班的手段,公然无视劳动法规定,让不少运营人员不寒而栗。
更让人不适的是,以牺牲时间和健康加班的运营人员,还未必能够拿到应有的报酬。
2020年11月,某跨境电商企业运营人员曾爆料,公司的提成方案简直令人难以接受。
该公司的提成方案明确写道:
亏损需要运营人员按比例承担,如果运营人员离职了,那么从当月发底薪扣除。而运营人员离职当月,公司只发底薪,不发提成。


这样的“霸王条款”当然是遭到业界一致的嘲讽。
但是实际上,大部分运营人员在“讽刺”该公司条款的同时,自己也面临着诸多潜在风险。跨境电商行业内一直流传着一份“跨境电商公司避坑表”,其中大部分被提到的公司,或多或少都存在克扣员工提成、底薪的情况。
那么,2020年跨境电商运营人员到底领着怎样的薪资水平?
我们从职友集的部分数据中或能一窥究竟。
●2020年跨境电商运营人员工资水平
根据职友集的数据显示,就跨境电商运营人员的工资情况来看,2015年达到了最高,平均工资7.9K,此后2016年、2017年持续下跌,跌到了6.6K,2018年才开始恢复增长,及至2020年,全国跨境电商运营人员的平均工资定格在了7.5K,与2019年持平,尚未恢复到2015年7.9K的高峰。

而从跨境电商运营人员的工资分布来看,拿6-8K的人数最多,占比37.1%,有59.3%的从业者最多仅能拿到8K的工资。

其中,北京地区的岗位平均薪资最高,达到了10.1K,但是采集到的样本只有203份。而样本数量最多的是深圳,共有5804份,平均薪资达到了8.1K。

而招聘企业对于应聘者的招聘要求也不低,有64%的招聘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有27%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综合起来,企业招聘跨境电商运营岗位,91%要求至少要有大专文凭。

相较而言,对于工作经验的要求相对低一些,但也不算低。
有42%的岗位要求应聘者要有1-3年的工作经验,而应届毕业生排名第二,占比19%,这也有其特殊考虑:
有不少企业看中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信息,想要用以注册子公司,来注册第三方平台店铺账号。
当然,就业市场环境,对运营人员来说也不见得有多利好。
从2018年1月8日到2021年1月8日,跨境电商运营岗位招聘需求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其中用人高峰期集中在2019年4月和6月,低谷期出现在了2018年2月和2020年1月。

但是如果从2020年的整体情况来看,对比2019年岗位需求量的增量公布明显,而用工高峰期的市场需求量,是要低于2019年的。(跨境电商蓝海亿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