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杭州日报
滨江区李志龙郭吉龙黄平田树军卢婷
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是国家深化改革、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压力测试区、综合改革区、政府再造区、特殊功能区,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
自贸试验区滨江区块具有“高新”基因,在“数字+自贸”上拥有明显先发优势:
数字产业“强”,国际竞争优势显现。数字技术“硬”,科创成效支撑显著。数字贸易“优”,战略平台多层叠加。数字金融“全”,服务生态全面加强。改革举措“先”,营商环境蝶变发展。
(一)聚焦自贸试验区运作机制,率先推出一批制度改革项目
率先探索人才服务改革制度。一是对接企业数字贸易、金融等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引进目录,面向国内外统一发布、统一招募。二是探索放宽现代服务业从业限制,鼓励探索建设人才集团。三是探索建立境外人才工作和创业绿色通道。
率先探索数字金融改革制度。一是联合银行机构加快基于FT账户体系的金融创新,面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跨境资金结算、投融资等服务。二是争取开展数字货币试点,推进数字货币研究等创新应用,参与数字货币、数字税等国际规则制定,争取设立数字货币交易所。三是鼓励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新型金融产品。
率先探索数字智能口岸监管制度。一是创新监管手段,创新数字化综合监管制度,实行数字智能口岸监管,拓展“区港联动”模式,支持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实现功能叠加。二是拓展监管范围,围绕“数据管住、口岸放开、进出高效、全程可控”,通过电子围网等技术进一步拓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三是提升监管效能,打造“数据多跑路、人为少干预、风险可掌控、通关最便捷”的新型数字化监管模式。
率先探索数字贸易规则创新制度。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加快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在数字贸易、数字金融、数字治理等数字全产业链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成果。二是强化理念变革,用好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自主权,建立新产业新业态包容审慎协同监管机制。三是强化政企协同,在投资自由、贸易自由、信息流动等方面开展更多首创性探索。
率先探索营商便利化改革制度。一是对标世行标准和先进地区,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全力构建审批最少、流程最快、效率最高的极简服务新模式,全面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探索建立健全面向自由贸易的企业信用等级制度。三是在“城市大脑”拓展建立面向自贸试验区的服务管理板块。
(二)聚焦自贸试验区数字特色,率先推进一批产业创新项目
发展具有未来引领力的数字硬核技术。一是围绕数字经济、数字贸易、数字金融等重点领域,大力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创新团队,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环境,努力降低人才创新创业成本,让各类人才扎根发展。二是进一步推进国家“芯火”平台、“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创新平台(装置)建设,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加大基础和应用研究投入,力争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三是推动标准试验验证服务平台建设,开展数字制造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行业应用标准研究,开展全过程试验验证,为数字制造标准制定和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一是开展数字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先行先试,赋能数字经济和制造业更高水平发展。二是加快已有产业项目建设,发挥产业项目前期办公室作用。三是加快未来产业项目储备,围绕数字经济、数字贸易、数字金融等重点方向,制定自贸试验区招引项目类清单,出台产业专项政策,通过探索突破当前产业发展瓶颈来吸引该产业领域企业落户。
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贸易体系。一是加快推进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升级,引导龙头企业以“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的模式对外输出整体解决方案。二是深化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着力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链。三是建立数据资源管理、保护和利用新机制。
(三)聚焦自贸试验区功能提升,率先建设一批服务平台项目
加快自贸大厦建设,打造自由贸易地标。瞄准自贸创新综合体定位,突出“自贸+数字”特征。一是强化服务功能,全面、精准、高效地发送政策信息和企业办事信息;集聚一批国际知名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自由贸易促进服务。二是强化创新功能,加快落地一批自由贸易优质企业,在数字技术、数字服务、数字贸易等领域形成业务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热点,联动辐射全域发展。三是强化展示功能,建设自贸会客厅,定期开展自由贸易专题研讨会、创新论坛等活动,宣讲政策、展示成果、扩大影响。
加码保税仓功能,实现通关便利化。一是加快全球中心仓、集货仓、前置仓和配送场站等建设,探索通过电子围网等技术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拓展到经认定的全球中心仓、集货仓、前置仓。二是构建“一区多功能,一仓多形态”,实现非保税货物与保税货物“同仓存储”、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同仓调拨”、小额交易与大宗贸易“同仓交割”、外贸与内贸“同仓一体”等“四个同仓”。三是发挥已有公用保税仓功能,降低通关成本。
加速数字贸易平台建设,链接全球市场主体。一是推进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全球布局,构建多元化的数字贸易交流平台,支持本土数字贸易平台加快国际化,鼓励企业布局海外数字贸易平台。二是搭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贸易服务平台,建立更完善的数据采集、治理、评估、定价和分享机制,探索区块内用户便利化访问境外网络资源和应用境外网络服务。三是探索建设统一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推动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模式试点落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