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一下Chat GPT对一些复杂情况的理解程度,所以和Chat GPT进行了一段关于中美商业航天产业比较的对话。说实话,产业研究还是有点复杂的,Chat GPT的回答虽然深度还有待提高,一些内容页不是很准确,但还是很出乎我的意料。

这个段回答中第二点,说中国政府为商业航天公司提供了大量资金,既对又错:
对的部分是,目前各地的引导基金是市场化基金的要出资人,另外对商业航天企业产业落地,在资金、土地方面给予了大量政策,所以这个描述是对的。
错的部分是,其实,Chat GPT 把“国家队”的航天科技、航天科工集团也算作“商业航天”——后面会显示。
我量Chat GPT还不会进行股权穿透,也未必解读了各个企业落地的新闻。所以这里可能是把“国家队”大集团归入“商业航天”所致
但“美国商业航天产业受益于政府合同”确是一个中肯的描述。

这里的描述也是比较中肯的,中国商业航天还缺乏国际影响力、国际市场和国际合作伙伴。


这段有点大而化之,不过我想,如果让Chat GPT 写一个同主题的论文提纲,列到二级目录,举例,Chat GPT应该能再这个问题回答的更好。

显然,虽然数据比较泛泛,但有比没有强,另外如果更换提问的方式,列出一些更具体的问题,也许效果会更好。

这个回答显然是不能让人满意的,另外Orbital Science已经被诺斯罗普格鲁曼收购了,成为诺格创新,这个回答确是证明了Chat GPT用的是2021年以前的语料进行的训练。
于是,我深入的问下去

这个结果还不错,几个初创的火箭、飞船、卫星公司都有,其实还可以举出更多。下面我们把目光转向中国。

这回答就有点离离原上谱了——显然Chat GPT没有理解在中国“商业航天”的内涵——原则上国企不算商业航天——但这么说也不对,科工火箭,一院的火箭公司其实又在做商单,所以……锅也不能全让Chat GPT背。

为毛这么解释星河动力……

成,能列出名字就不错,要求不要太高。

这个,说的虽然比较泛,但没说错。
聊天到此结束,总体来说,在这个阶段,Chat GPT作为提纲撰写是基本可以打60分的。
初级的行业分析师、实习生的水平还到不了这个地步。
如果有针对性的做一些行业研究报告,产业报告,产业规划的训练,相信未来很多人的饭碗真的危险。
总体来说,比预料的好……最后,我问了一个问题,在光标闪烁了半天后,Chat GPT好像很不情愿的回答了

别人不知道,胡锡进肯定是能被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