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两个“战场”,在“第一战场”上,人们面对的是挫折、困难、灾难、不幸等有形的公开的敌人,在“第二战场”上,人们面对的却是自己心理上无形的敌人——固有的情绪、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和一贯的思想、观念等。例如,人们普遍存在的喜欢听赞扬自己、说自己优点的话,而不喜欢听批评自己、说自己缺点的话;遇有顺心的事便高兴,遇有不顺心的事便沮丧;对利益和自己好的名声一味地追求;对美好事物心存占有欲;喜欢安逸享受而不喜欢辛勤劳作;喜欢干轻松体面的工作而不喜欢干肮脏劳累的工作;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有一种成就感和优越感,甚至会产生一种骄傲自满的情绪,而面对失败,则叹息连连,意志消沉,甚至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还有自私心理、虚荣心里、取乐避苦等等,这些都是与生俱来的或者受传统习惯的影响而形成的心理机制,这种无形的敌人,将会对一个人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上取得成功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只有战胜它,才能不断进步。罗曼.罗兰说,“人生是一场无尽无休,而且是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能够成为人的人,都在时时刻刻向无形的压力作战,本能中那些致人死命的力量,敌人心意的欲望,暖昧的念头,使你堕落,使你产生自行毁灭的念头,这些都是这一类的顽敌。”因此,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除了战胜有形的敌人,还必须战胜自己心理上无形的敌人,即战胜自我。

战胜自我比战胜挫折、困难更难。因为挫折、困难是可见的有形的,当它出现时,人们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竭尽全力对付它,要克服它就相对容易些,而战胜自我则是要战胜自身所固有的不可见的、无形的、甚至自己根本无法意识到的潜在的心理障碍,是自己和自己搏斗,进而改变自身心理结构,这就相对困难些,一般不容易做到。有许多人在“第一战场”上是胜利者,而在“第二战场”上却一败涂地。三国时东吴大都督周瑜,才智过人,谋略超群,率兵抗曹,屡建功勋,赤壁大战更使其威名远扬,就是这样一位在战场上战无不胜的将才,却无法战胜自己心理上的敌人——嫉妒,结果落了个气绝身亡的下场,岂不悲在?!的确,战胜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也才能真正取得成功。贝多芬因耳聋的不幸曾写下“海利根遗嘱”,张海迪由于高位截瘫,在极度悲痛中也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保尔.柯察金双目失明,下肢瘫痪,也曾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但最终他们都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自己悲观绝望的心理和不良的情绪,不仅顽强的活了下去,而且还取得了正常人所无法取得的辉煌成就,成为真正的成功者。
要战胜自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冲破传统习俗,形成一种新型的思想观念。长期以来,许多传统习俗形成了一种既定的思维模式和观念,这种思维模式和观念,常常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人们无法主宰自己,驾驭自己的感情,因而成为传统习俗的奴隶,要战胜自己,就必须彻底摆脱这种精神枷锁的束缚,树立自主的、崭新的、开放的思想观念,作自己的主人。第二,认识自己,反省自己,解剖自己。要对自己进行客观地评价和判断,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的一些思想、行为和作法要时时进行理性的判断,时时反省自己,检查自己,这样就能及时发现自己不良的思想、行为和心理状态,以便加以以克服。第三,要有战胜自己的信心和勇气。战胜自我固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要认识到只有战胜自我,才是一个成功者,否则,永远是一个失败者。同时,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下决心采取坚决地行动,不要对自己有丝毫地姑息和放纵,严格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各种事物,这样就一定能够战胜自我,作自己的主人,在任何事物面前处于主动地位。第四,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任何事物都要审美地、辩证地进行分析和判断,明白哪些是真善美,哪些是假恶丑,形成自己坚定的立场、独立的思想体系和正确的审美观,不为假象所迷惑,也不为他人的言论所动摇,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才能对自己有个全面的认识和正确的评价,从而,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优点长处,克服和去除自己的缺点短处,不断取得进步。
面对现实,正视自己,冷静地对待周围所发生的一切,敢于超越自我,向自己挑战,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任何事物,把自己不良的情绪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用理智战胜情感,勇于同自己的各种弱点和不良习性作斗争,这样,你就是一个明智的人,一个有魄力的人,一个趋于完美的人。